这首清代诗人李长霞的《中秋夜作》描绘了中秋夜晚的美丽景象。首句“明月出云崖,飞光薄前轩”以明亮的月光照亮山崖,穿透窗户,展现出月色的灵动与皎洁。接下来,“搴帷怡清夜,景物何澄鲜”写诗人掀开窗帘,欣赏这宁静而鲜明的夜景,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熠耀度虚牖,络纬响颓垣”通过月光穿过窗户和纺织娘在破旧墙头的鸣叫,增添了夜晚的生动与静谧。诗人进一步描述月光洒在树木上,“清辉时相照,嘉木郁芊芊”,月光与繁茂的树木相互映衬,显得生机盎然。
“斜汉引长素,空籁出苍烟”中,“斜汉”指倾斜的银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长素”象征银河的飘带,而“空籁出苍烟”则描绘了风吹过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月亮的运行不停,“圆灵无停斡,顾兔不时安”,寓意着月亮的永恒与变换。
最后两句,“扶疏丹桂枝,既有复非然”借丹桂的形象,表达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而“俯仰感世人,营营将何干”则流露出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感慨,感叹人们忙忙碌碌的生活意义何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言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