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别怨》由清代诗人安志文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
首句“相见杳无期”,表达了主人公对相聚的渴望与无奈,预示着两人未来的相聚遥不可及。接着“相思情若何”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相思之情的深重与复杂。接下来的“会日苦何少,别日苦何多”两句,通过对比相聚与离别的痛苦程度,强调了离别之苦远甚于相聚之乐。
“青松与女萝,本不同根生”运用自然界的比喻,暗示男女双方虽结为夫妇,但感情基础并不稳固,如同青松与女萝,生长环境不同,难以长久依存。“弱蔓附乔柯,经绵有余情”则进一步说明了虽然身处困境,但彼此之间的情感依然深厚,如同柔弱的藤蔓依附在高大的树木之上,虽历经风雨,情意却更加绵长。
“结发为夫妇,以子托终身”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子女的期待。“君今事远役,念妾独谁亲”则是对丈夫外出远行的担忧,以及对自身孤独生活的感慨。“仰顾梁上燕,春来及秋去”通过观察燕子的迁徙,映射出主人公内心的漂泊与孤独。“雄雌相哺雏,同飞复同住”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燕子家庭的和谐与温馨,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最后,“千愁起无端,万恨消何处”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纷乱思绪与无处排解的痛苦。“幽怀复有感,潸然泪如雨”则以泪水作为情感的宣泄,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因思念与离别而产生的深深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深刻揭示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的复杂性,展现了人性中最为真挚、深沉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