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卿将发濡滞吾家再同次工部草堂韵

去年五六月,张生来上都。

盛言粤南帅,谋国方忧虞。

借我二三子,难可稽须臾。

吾父念儿子,云此不足图。

万里耗大官,宁归饭尔粗。

尔时客江浦,径反南山隅。

久之张公子,再书抵隐居。

虽云蹇脩意,缓亟固已殊。

皇帝策北方,有德无征诛。

戍兵已归食,焉用资吾徒。

平时贵与贱,此分难可踰。

家食亦无肉,客食亦无鱼。

而况骨肉美,离散诚何辜。

彼俗虽不聋,我乃吹齐竽。

堂堂顾君业,贡之宜天衢。

入山岂不邃,一檄乃可呼。

顾君发清兴,谓我聊嬉娱。

嬉娱固当尔,使我生悲吁。

文章代所重,天下倾三吴。

乡邦一千载,卓学承苏湖。

与子十年力,众芳差不芜。

巾车岁来往,数见犹为疏。

诚恐数君子,自此分襟裾。

岂曰不能待,学亦犹蒲卢。

移此问当路,乃觉非所须。

城西旧馆舍,草木华村墟。

昔弃今颇念,有志为腐儒。

万钱鬻句读,何必非壮夫。

告君别后意,口渴心肠枯。

前后七百言,送君无所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范当世的作品《延卿将发濡滞吾家再同次工部草堂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别时的不舍与担忧,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的开头描述了去年五六月间,张生来访上都的情景,引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尔时”与“今”的境遇,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关切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诗中提到友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乐观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赞赏。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他提到文章的价值和乡邦文化的传承,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充满期待。最后,诗人以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展望结束全诗,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细腻洞察。

收录诗词(188)

范当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因延卿寄秦尧臣(其一)

肝膈烦忧不可名,晓来河上泥人行。

数诗聊付江关去,万里如闻草木声。

海内思君存畏友,田间齿我愧书生。

秦淮一醉无相问,抚景难言别后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因延卿寄秦尧臣(其二)

江水迎潮日夜东,江南江北对春风。

一闻高迹天边去,空有名山夕照中。

百国盟书新就我,千秋逸事更烦公。

重来白下知无意,莫使交游好会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庚辰辛巳之间里中朋友之乐最胜百里之人恒聚于一而余与马勿庵实为之倡勿庵与余相爱既深乃至相求相怨延卿之去广东余具舟送之过辞勿庵无一言而别既行二十馀里苦不能释复回舟就焉欢出意外连宵达旦成诗甚多今存四首(其一)

风叶萧萧万马声,河梁送客倍心惊。

连宵倦眼花俱暗,镇日空肠酒自鸣。

别恨乍如云乱起,人才故与月同清。

谁能便晓当前意,但有回舟缓缓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庚辰辛巳之间里中朋友之乐最胜百里之人恒聚于一而余与马勿庵实为之倡勿庵与余相爱既深乃至相求相怨延卿之去广东余具舟送之过辞勿庵无一言而别既行二十馀里苦不能释复回舟就焉欢出意外连宵达旦成诗甚多今存四首(其二)

当代欢然仗数公,不应谑笑更兴戎。

无多佳日春秋在,可愧江流日夜东。

难字相争聊复尔,奇文虽赏不为雄。

正当搜索临歧语,那有前宵梦更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