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怪秘阴灵与护持,重丹复碧焕参差。
沧江见底应无日,万丈孤根世不知。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金陵五首·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怪秘阴灵与护持,重丹复碧焕参差。"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神秘的景象。"怪秘阴灵"指的是难以捉摸的神秘力量,而"与护持"则表达了这种力量对某物或某地的守护和保护。"重丹复碧焕参差"中,"重丹"可能是指深红色的云彩或者是太阳的光辉,"复碗"则意味着层叠或是反射,而"碧焕"是清澈明净之意,这些词汇共同营造了一种梦幻般、色彩斑斓的天空景象。
"沧江见底应无日,万丈孤根世不知。" 这两句则转向深远和哲理的思考。"沧江见底"意味着河流之深无法探测,"应无日"则表达了时间上的永恒性,即这条河流自古至今,无人知晓其到底有多深。"万丈孤根"形象地描绘了一棵高耸入云的树木,其根系之深远超过常人的想象,而"世不知"则表达了这种自然奇观在世间是多么不为人知。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风光的刻画,反映出作者对于自然界不可思议之力的敬畏和探索,以及他个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超脱。在这里,王安石以其特有的哲理色彩和艺术手法,将金陵山水转化为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意境画卷。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天日苍茫海气深,一船西去此登临。
丹楼碧阁皆时事,只有江山古到今。
波澜荡沃乾坤大,气象包藏水石閒。
祇有此中宜旷望,谁令天作海门山。
北楫南樯泊四垂,共怜金碧烂参差。
孤根万丈沧波底,除却蛟龙世不知。
金陵陈迹老莓苔,南北游人自往来。
最忆春风石城坞,家家桃杏过墙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