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周瑜墓》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对周瑜的描绘,展现了对这位三国时期杰出将领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首联“挥毫欲写周公瑾,江左谁当不世雄”开篇即以豪迈之笔,赞美周瑜为“不世雄”,意指其才能非凡,非寻常人物可比。周公瑾是周瑜的字,这里以字代名,更显尊崇之意。同时,将周瑜置于“江左”这一历史地理背景中,强调其在东吴乃至整个江东地区的卓越地位。
颔联“料敌未烦玄德虑,运筹常与仲谋同”进一步揭示了周瑜的军事才能。这里的“玄德”指的是刘备,“仲谋”则是孙权的字,暗示周瑜在战略决策上与刘备、孙权等顶尖政治军事家并驾齐驱,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战局,展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智慧和预见能力。
颈联“吴人醉在醇醪里,汉贼魂沉燥荻中”则通过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周瑜生前受到吴人的爱戴与尊敬,如同醇酒般令人陶醉;另一方面,暗指曹操作为“汉贼”,其灵魂在周瑜的影响下得以沉寂,隐含了对周瑜功绩的肯定与对历史评价的深刻思考。
尾联“今日巴丘一坯土,尚应千载赏英风”收束全诗,以周瑜墓地的简朴象征其功业的永恒。即使在千年之后,人们仍能欣赏到周瑜的英风,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长久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周瑜生平事迹的深情回顾与高度赞扬,不仅展现了周瑜在军事、政治领域的卓越成就,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英雄主义精神的崇高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