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张夏村前往靳庄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淡淡的孤独之感。
首联“落日过张夏,黄昏投靳庄”以时间的推移作为背景,夕阳西下,诗人行经张夏村,天色渐暗,他投宿于靳庄。这两句简洁地勾勒出画面的动态变化,营造了一种旅途的氛围。
颔联“岭牛将犊下,沙鹤避人翔”则转向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山岭间,牛儿带着小牛缓缓而下,展现出一种和谐宁静的画面;沙滩上,白鹤因人的接近而避开,展翅飞翔,这一动一静之间,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颈联“石径盘青霭,柴门闭绿杨”进一步深入描绘了诗人行走的路径和周围的环境。石径蜿蜒,环绕在青色的云雾之中,显得幽静神秘;而远处的柴门紧闭,门前绿杨成荫,仿佛预示着一个隐居之所的存在。
尾联“同游忽不见,孤眺转苍茫”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发现一同出游的朋友不见了踪影,心中不禁感到一丝失落与孤独。站在那里远眺,四周的景色变得苍茫而辽阔,这种孤独感被无限放大,与广阔的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对友情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明代边贡作品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