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安国寺南楼

半生云水恣遨游,览胜重登百尺楼。

叠嶂远排晴汉出,寒潮遥带夕阳流。

钟声隐约闻吴越,帘影依稀拂斗牛。

唤起悲秋怀古恨,断鸿嘹呖满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情感。首联“半生云水恣遨游,览胜重登百尺楼”开篇即展现了一位饱经风霜、热爱游历的诗人形象,他不拘泥于一地,而是遍览名山大川,此次又特意攀登至百尺高楼,以求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邃的思考。

颔联“叠嶂远排晴汉出,寒潮遥带夕阳流”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阔的自然画卷。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仿佛要与天边的云彩相接,而那流动的寒潮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而富有诗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颈联“钟声隐约闻吴越,帘影依稀拂斗牛”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感受。远处传来吴越之地的钟声,似乎穿越了时空,与诗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而窗帘的影子轻轻拂过斗牛星宿,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宇宙的广阔与人类的渺小。这两句诗中蕴含的哲理,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宇宙的奥秘。

尾联“唤起悲秋怀古恨,断鸿嘹呖满沧洲”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爆发。面对秋天的萧瑟与历史的沧桑,诗人内心涌起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断鸿(失群的大雁)的哀鸣在辽阔的江洲上回荡,既象征着诗人孤独与失落的情感,也寓意着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整首诗在描绘壮丽景色的同时,深刻表达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释智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表兄魏鸿胪见访

长年静隐白云深,珂马劳君远见寻。

高谊肯留苏子带,閒情且听颖师琴。

清泉白石供游览,野鹤孤猿伴啸吟。

一自虎溪相送后,文光赢得照禅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揽秀楼为陈思赋

危楼百尺倚青冥,面面轩窗列画屏。

海拥东南天倒白,山横西北地惟青。

半钩帘幕宜听雨,独倚阑干可摘星。

几度登临瞻八表,恍疑仙籁起泠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日暮

西阁日将夕,川原生暮烟。

远林归倦鸟,枯叶抱寒蝉。

野岸渔罾外,秋风戍垒前。

故人应念我,定有尺书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田叟赠朱可麓

早起饭牛犊,落花春水浑。

雨中青箬笠,溪上白云村。

食力古莘野,全生今鹿门。

不知城府外,何处有桃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