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月潭寺景象。首句"玲珑金刹白云边",以金碧辉煌的寺庙坐落在白云缭绕的山巅,展现出寺庙的精致与高洁。"踏阁攀林一径穿",则描绘了游人或僧侣沿着蜿蜒小径穿行于林木之间,感受自然与禅意的交融。
"龙出洞门常作雨",运用神话传说,暗示月潭寺所在之地灵秀异常,仿佛龙的出没能带来雨水滋润万物。"鹤巢松树不知年",进一步渲染了山中岁月静好,松鹤相伴的超然氛围。
"僧来殿上鸣钟饭",描绘了僧侣们在寺内日常生活的宁静,敲钟声中享用斋饭。"客到山中借榻眠",体现了寺宇对过往旅人的友善接纳,让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最后两句"怪底夜来难得寐,秋风窗下绕流泉",揭示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眠的原因——可能是被山间秋风和潺潺流泉的轻声细语所吸引,使得心境难以平静,增添了诗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潭寺的自然风光、僧侣生活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