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四首(其四)

南询诸友,踏破草鞋。绝学无为,坐消日月。

凡前易脱,圣解难忘。但有纤毫,皆成渗漏。

可中为道,似地击山。应物显形,如驴觑井。

纵无计较,途辙已成。若论相应,转没交涉。

勉诸仁者,莫错用心。各自归堂,更求何事。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哲理,展现了深刻的人生智慧与修行境界。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南询诸友,踏破草鞋”、“凡前易脱,圣解难忘”,表达了在追求真理与解脱的过程中,既要勇于探索,又要放下执着,摆脱凡尘的束缚,铭记圣贤的教诲。

“但有纤毫,皆成渗漏”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细微之处的重要性,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可中为道,似地击山”则比喻了在修行中寻找恰当的方法,如同大地撞击山石,既要有力度,又需恰到好处,避免过犹不及。

“应物显形,如驴觑井”运用形象的比喻,说明在面对事物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现象迷惑,就像驴子看到井口,只看到一部分而忽视了整体。“纵无计较,途辙已成”提醒人们即使在不经意间,也已留下了行动的痕迹,强调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

最后,“若论相应,转没交涉”指出真正的理解和共鸣是无需言语的,如同心灵深处的默契。鼓励读者自我反思,回归内心,不必外求,因为答案往往就在心中。“勉诸仁者,莫错用心。各自归堂,更求何事”则是对所有寻求智慧与解脱之人的勉励,告诫不要错失内心的平静与真我,各自回到心灵的殿堂,不再追寻虚妄之事。

整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寓言式的语言,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修行的真谛,体现了宋代禅宗文化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0)

释思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其一)

富贵功名岂易量,暂休聊洗十年忙。

赤城山下林泉美,退老堂中日月长。

种竹几年心未厌,栽花经日手犹香。

一丘寄傲真吾事,何必怀归问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其二)

千载明良不易逢,退居谁不慕高风。

香留铁砚韦编上,卷在金罍玉斝中。

鳌足共知曾立极,龙韬犹欲倚平戎。

追锋只恐来相继,行看东山起谢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伏睹三兄文会之乐皆见于诗不肖屏居山间颇以不获陪末从为歉辄继高韵聊以自叙云尔

老去谩将书作伴,平生不喜酒为名。

倦游落落忘尘事,清梦时时入化城。

纵有诗骚浑漫与,回看波浪亦堪惊。

赤城从阻陪高会,深自怜馀不及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宁海五咏(其一)崇教寓居

七年溪山北,颇自爱吾庐。

人生真寄耳,何必赋归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