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感山题甘露台

讲师曾此雨天花,台筑山椒几岁华。

一盖云松擎羽葆,四盘江水走龙蛇。

好教绝顶崚嶒出,莫放浓阴荟蔚遮。

应有醍醐馀味在,僧房试觅一杯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讲师曾在此处赏雨花,山椒台屹立多年华。
高大的云松如伞盖撑天,江水绕台蜿蜒如龙蛇舞动。
愿这巅峰显露无遗,不要让浓密树荫遮蔽了它。
料想此处仍有高妙滋味,僧房中应寻得一壶香茗品尝。

注释

讲师:指代教师或导师。
雨天花:可能指佛教中的某种仪式或自然景象。
华:岁月。
一盖云松:形容松树高大如伞盖。
擎羽葆:像手持天子的仪仗,形容松树高耸。
四盘江水:江水环绕。
龙蛇:比喻水流曲折。
绝顶崚嶒:形容山峰陡峭。
浓阴荟蔚:茂密的树荫。
遮:遮挡。
醍醐:佛教中的乳糜,比喻高深智慧。
馀味:残留的美妙感觉。
僧房:僧人的居所。
一杯茶:象征静心品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游历感山时,对甘露台的描绘和感慨。首句“讲师曾此雨天花”暗示了此处曾有高僧讲经说法,如天花般洒落智慧。接下来的“台筑山椒几岁华”描绘了甘露台建在高山之巅,历经岁月沧桑。

“一盖云松擎羽葆”形象地写出云松挺立,犹如伞盖,象征着高洁的精神风貌;“四盘江水走龙蛇”则以江水奔腾比喻山势险峻,水流曲折,增添了动态美。诗人希望山顶的景色能清晰可见,“好教绝顶崚嶒出”,同时提醒不要让茂密的树荫遮挡了美景。

最后两句“应有醍醐馀味在,僧房试觅一杯茶”表达了诗人期待在僧侣的居所品尝到甘露般的智慧余韵,寻求一份宁静与禅意,以茶会友,深化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整首诗寓景于情,既有山水之美,又富含哲理,体现了宋诗的韵味。

收录诗词(539)

姚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成一,、飞卿。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 字:述之
  • 号:蜚卿
  •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 生卒年:1216~1262

相关古诗词

湖上隐者所居

家计松梅竹,日程琴酒棋。

呼猿僧到处,放鹤客来时。

壁上皆苏字,窗门只白诗。

卜邻心已决,未得买山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登北高峰

秋风吹鬓影,凉意足登山。

人立晴林杪,猿啼霜雾间。

好山多佛占,浮世只僧閒。

我亦耽奇者,禅扉日叩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登四圣观月桂亭有感

将军休战伐,居士号清凉。

亭创烟萝古,山深月桂香。

梦魂犹朔漠,风景已钱塘。

往事都休问,钟声又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道中积雨

才起程时雪絮春,雪馀又是雨兼旬。

肩舆聊复能安稳,步屧其如受苦辛。

楮贱米穷尝世味,风餐露宿鍊官身。

一朝傥有青云上,莫忘泥耕水耨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