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月华如水,注金槃仙露。病眼非花亦非雾。

念九霄多处,梦影巢痕,秋衾短,攲枕六更重数。

影娥相识惯,白发貂裘,此夕危楼倚江浦。

澹影不成描,荇藻痕交,倩谁画此翁来去。

与旧日吴刚话凄清,为长皱西南,纤纤眉语。

形式:

鉴赏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沈曾植所作,以月夜景象和词人的孤独心境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开篇“月华如水,注金槃仙露”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在如盘的水面,犹如仙露般晶莹剔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病眼非花亦非雾”则透露出词人身体不适,眼前景象似幻似真,如同病态中的梦境。“九霄多处,梦影巢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虚实交融的感觉,暗示词人的心境飘忽不定,思绪游离于现实与梦境之间。

“秋衾短,攲枕六更重数”写出了词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忧虑。“影娥相识惯,白发貂裘”借月宫仙女的形象,寓言自己年华老去,孤独无依。“此夕危楼倚江浦”描绘了词人在江边高楼独自凭栏的场景,更显其落寞。

“澹影不成描,荇藻痕交”运用比喻,形容月光下的影子模糊不清,仿佛水中荇藻交错,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倩谁画此翁来去”则是词人发出的感慨,无人能捕捉或描绘他此刻的心绪起伏。

最后,“与旧日吴刚话凄清,为长皱西南,纤纤眉语”借吴刚的神话传说,表达词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以及内心深处的哀愁。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沈曾植独特的词风。

收录诗词(143)

沈曾植(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慢.和彊村辛亥岁不尽五日韵

春非我,嬉春还是,雨萼烟叶。暮雨潇潇转急。

残灯黯黯未灭。荡千里春心山翠叠。

江南梦,词客哀结。

向白日青阳试招未,离魂远飘撇。嘈切。

霓裳乐世长辍。幻羽换宫移家山破。双角飞更咽。

尽穆护沙乾,敕勒川别。鹍弦探折。

醉卧处,何处秦关汉月。蚁梦南柯迷残垤。

海影倒,波沈摩竭。虫沙碎,尧禽寒语雪。

又误他,芳草王孙云峡拆。滔滔南纪江流绝。

形式:

水调歌头.答孟劬

病鹤敛奇翼,归燕睇空梁。

江南草绿千里,晦朔误阴阳。

筑室久荒三瓦,说法未安一把,尺宅自清凉。

好在张平子,重赋远山将。窌移宫,野骇徵,醉吟商。

幕天席地,何处走见二豪僵。

尘劫赤明诞谩,梦影清都显见,天地豁雷硠。

乞子青霞佩,方驾白云乡。

形式: 押[阳]韵

芳草.长吉多神语,戏效其意

楚云低,潇潇暮雨,女贞细琐黄花。

缡褷寻梦路,群群白蝶,杳杳青霞。

荒祠熏圣画,数弦音小圣琵琶。

道著履梅姑,是耶还更非耶。金华。

北规明寸镜,青衣綷䌨,常在谁家。

镜妆回半面,残脂零粉去,犹恁夭斜。

丁丁双啄木,趁朝阳禹步枝丫。

催画里,仙人挟弹,打了昏鸦。

形式: 押[麻]韵

祝英台近.丁传靖寄我叔衡遗词,追念昔游,邈焉异世。咏叹弥日,依韵和之

断云沈,哀雁远,吟入矮篷里。

衰相天身,黄叶六朝寺。

十年未了心缘,松涛悲壮,澹一抹巫咸山翠。

平生事。总教梦与云空,泪咽北流水。

历乱黄丝,剉檗染离思。

也知化鹤归来,苍茫城郭,净眼见病翁齁睡。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