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所知(其二)

子作巴猿哭,长音塞雁闻。

异乡谁料理,行路致殷勤。

白日累臣罪,黄沙志士坟。

泥涂无限泪,沈痛一呼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哭所知(其二)》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悼念与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首联“子作巴猿哭,长音塞雁闻”,以巴猿的哀鸣和雁群的长鸣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仿佛连远方的雁群都能感受到这份哀伤。巴猿的啼哭声凄厉,而雁群的长鸣则显得更加深远,两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悲伤氛围。

颔联“异乡谁料理,行路致殷勤”,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逝者在异乡无人照料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生者在旅途中的关怀与思念。这两句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生活状态的关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颈联“白日累臣罪,黄沙志士坟”,将目光转向社会现实,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正义之士遭受不公待遇的残酷事实。白日象征光明与公正,却成了被压迫者的罪名;黄沙象征荒凉与冷漠,却埋葬了志士的理想与热血。这一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与对正义的呼唤。

尾联“泥涂无限泪,沈痛一呼君”,诗人以“泥涂”形容社会环境的污浊与艰难,无数的眼泪凝聚着无尽的痛苦与哀思。最后的“一呼君”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正义的呼唤,希望有人能听到这沉痛的呼声,共同为改变社会现状而努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哀思与社会批判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公正的强烈追求。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城寺

束发牵世纲,衰谢仍漂摇。

往迷泥涂步,今回尘外镳。

遣此殷忧况,□值芳春朝。

灵区贡隈隩,净域栖寂漻。

飞轩面空翠,丹壁摩青霄。

肃肃山翟飞,趯趯鼯鼠跳。

塔铃语真呗,松雪洒惊飙。

万化无端倪,无生自逍遥。

委形诚斯须,挥手谢松乔。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晚过天城寺看老梅

寒勒将舒蕊,春苏半槁根。

孤清真欲绝,迟暮复何言。

幸与岁时久,深叨封植烦。

低回对虚馆,山月共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上方寺(其一)

独隔层岚迥,今知细路深。

一时移耳目,万象变萧森。

古拙居人服,偏私造物心。

天门双日月,随意自升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上方寺(其二)

风磴残云外,虹梁瀑水西。

险愁岩石堕,冷逼洞猿啼。

白日行如梦,青天瞰欲低。

上方信幽绝,消得昔人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