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牧常公殉节诗

书生报国重边疆,意气临戎转激昂。

烈士曾闻裹马革,诗人合祀浣花堂。

丹心己向戈铦死,青史安知姓字香。

此日九原料无恨,圣朝莫敢不来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崇庆牧常公殉节诗》由清代诗人仲贻桂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和壮烈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忠勇的边疆守卫者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

首联“书生报国重边疆,意气临戎转激昂。”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书生,他将个人的抱负与国家的安危紧密相连,面对敌人的威胁,他的意志更加坚定,展现出一种豪迈的英雄气概。

颔联“烈士曾闻裹马革,诗人合祀浣花堂。”这里运用了典故,提到古代的烈士以马革裹尸,表达了对这位边疆守卫者的崇高敬意。同时,诗人希望他能与历史上的伟大诗人一同被祭祀在浣花堂,象征着他的精神与才华同样值得后人铭记。

颈联“丹心己向戈铦死,青史安知姓字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主人公的忠诚与牺牲精神。他的赤诚之心已与刀枪共存亡,即便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知,但其高尚的品质和英勇的行为将永远被人传颂。

尾联“此日九原料无恨,圣朝莫敢不来王。”表达了对主人公无私奉献的赞美,以及对其牺牲价值的认可。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遗憾,因为在他的守护下,国家得以安宁,圣明的朝廷也因此得到了民众的拥戴。

整首诗通过对崇庆牧常公英勇事迹的描述,展现了忠诚、牺牲与爱国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

仲贻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崇庆牧常公殉节诗(其一)

从来勇略出儒生,节烈于今重锦城。

馀瘴未销诸葛垒,孤锋特试伏波营。

秋风战马惊驰檄,夜月荒燐恸结缨。

鹃血年年啼不住,悲歌还拟壮军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崇庆牧常公殉节诗(其二)

褒封万里下天门,廿六人依豹雾昏。

劲节已横仙阁立,英风犹带蜀江奔。

诗留馀册皆申义,民集新祠尚戴恩。

何日浣花溪上过,椒浆柏酒奠忠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崇庆牧常公殉节诗

大义了然气自充,迄今劲节著辽东。

捐躯不比轻生辈,报国常存烈士风。

像肖浣溪崇礼意,名留紫阁慰精忠。

当年惠政原无价,痛彻崇山昔岭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崇庆牧常公殉节诗(其一)

四十年来一节身,成仁取义泣忠臣。

浣花祠内留生面,不是人间第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