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亭留别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形式: 古风

翻译

老朋友珍惜这临别的时节,到水边我停下回家的车驾。
天地清朗拓开我远眺的目光,万物自然就像是与人亲如一家。
北风吹起,连下了三日大雪,造化神工,主宰着事物变化。
九大山郁葱葱高峻峥嵘,丝毫也不受那欺凌践踏。
颍水上清波淡淡而起,洁白的鸥鸟悠悠而下。
想着回家的游人呵,自然是心绪焦急;事物固有的情态呵,却本是悠游闲暇。
临别时举杯痛饮,徒然地辜负吟啸之心;前路的滚滚黄尘,真足以让人悲慨叹咤。
回头遥看呵亭中的友人,只见那一片平林恬澹如画。

注释

重:珍重,珍惜。
分携:分手,离别。
乾坤:本为《易经》中的两个卦名,乾之象为天,坤之象为地,故以乾坤称天地。
清眺:谓视野开阔,眺望时眼目清爽辽远。
相借:相凭借,相依靠。
太素:古代指构成天地万物的物质,这里指大自然。
秉:掌握,主持。
元化:天地间万物的发展变化。
九山:九座大山;指河南省西部的辗辕山、颍谷山、告成山、少室山、大箕山、大陉山、大熊山、大茂山、具茨山。
峥嵘:山势高峻的样子。
淡淡:水波动荡的样子。
白鸟:指鸥、鹭等白羽水鸟。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怀:怀想,心想。
物态:事物的存在形态,这里指事物的固有规律。
壶觞:酒壶酒杯,这里意为举杯饮酒。
吟啸:吟诗歌啸。
古人常用吟啸来表示悠然自乐的意思。
尘土:路途的尘土,这里也用来指代尘世的劳碌奔波生活。
悲咤:悲凉慨叹。
咤,叹息声。
亭中人:指前来颍亭送行的李治、张肃、王元亮等人。
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澹:安静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颍亭留别》,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首句“故人重分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不舍。接着,“临流驻归驾”写出了他们在流水边停下车子,准备告别,体现出离别时的凝重氛围。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通过广阔的天地和周围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对自然的热爱,暗示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眼前景色的留恋。接下来的诗句“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描绘了北方冬季的景象,寓言般地表达了自然的力量和变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赞美了山岭的峻峭和坚韧,象征着诗人不屈的精神。然后,“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以动态的水波和悠闲的飞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焦急和无奈。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閒暇”揭示了诗人急于归乡的心情,而自然万物却依然从容不迫,形成对比。最后两句“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表达了诗人借酒抒怀,感叹世事沧桑,尘土间的悲欢离合。

结尾“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以画面般的语言收束,既是对眼前景色的描绘,也是对美好记忆的留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诗歌风格。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箕山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

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雪。

人间黄屋贵,物外秖自洁。

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

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

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

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

鲁连蹈东海,夷齐采薇蕨。

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

古人不可作,百念肝肺热。

浩歌北风前,悠悠送孤月。

形式: 古风

㶏亭

春物已清美,客怀自幽独。

危亭一徘徊,翛然若新沐。

宿云淡野川,元气浮草木。

微茫尽楚尾,平远疑杜曲。

生平远游赋,吟讽心自足。

朅来著世网,抑抑就边幅。

人生要适情,无荣复何辱。

乾坤入望眼,容我谢羁束。

一笑白鸥前,春波动新绿。

形式: 古风

一井金

绿阴清昼。雨茸梅子黄时候。华堂金兽。

香润炉烟透。舞燕回轻袖。歌凤翻新奏。

院静人稀,永日迟迟花漏。一杯为寿。

笑捧处自传纤手。钗头花有。瑞草宜男□。

不愿金盈甃。不愿珠盈斗。惟愿董风,岁岁人长久。

形式: 古风

人月圆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形式: 词牌: 人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