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紫茉莉用白石词韵

娇女烟飞,新歌云散,倚秋无力。

点砌幽花,明霞衬天碧。

土化鸳鸯曾记取,烧金仙客萧寂。

钗折凤鸾,访工人消息。平康巷陌。

佩解罗囊,红蕤枕相藉。奇葩恰许掩冉,芸窗北。

试问雁来霜后,几度小阶巡历。

只紫荆一树,何处照他颜色。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鉴赏

这首《惜红衣·紫茉莉用白石词韵》是清代作家吴敬梓所作,以紫茉莉为题材,融入了白石词的韵律风格。诗人通过对紫茉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娇柔的姿态和淡雅的气质。"娇女烟飞,新歌云散"运用比喻,将紫茉莉比作轻盈的女子,其花朵如烟雾般飘散,歌声如云般消逝,形象生动。"倚秋无力"则写出紫茉莉在秋风中的柔弱之美。

"点砌幽花,明霞衬天碧"描绘了紫茉莉点缀在台阶上,与明亮的霞光相映成趣,显得清新脱俗。"土化鸳鸯曾记取,烧金仙客萧寂"借鸳鸯和仙客的形象,表达了对紫茉莉过去的回忆和如今的静谧。

"钗折凤鸾,访工人消息"暗示紫茉莉的凋零,寻找昔日的工匠,可能寓意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平康巷陌"暗指繁华之地,而紫茉莉的孤独与落寞在对比中更显凄美。

"佩解罗囊,红蕤枕相藉"进一步描绘紫茉莉的凋零,花瓣散落在地,如同红蕤枕头,显得凄凉。"奇葩恰许掩冉,芸窗北"赞美紫茉莉虽被遗忘但仍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即便在角落里也依然引人注目。

最后,诗人以"试问雁来霜后,几度小阶巡历"表达对紫茉莉的关怀,询问它在霜降之后,是否还能承受寒霜的洗礼。"只紫荆一树,何处照他颜色"以紫荆树的孤独衬托紫茉莉的寂寞,感叹无人欣赏它的美丽。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紫茉莉的生命历程,既有哀婉之情,又不乏对美的赞美。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解语花.雨后荷花

青萍乍破,绿叶低翻,掩映遥天罅。香心撩惹。

还剩有、珠颗盈盈欲泻。碧筒堪把。

刚植向、药栏花榭。爱多情、水佩风裳,伴几时间暇。

因忆锦帆销夏。露轻盈半面,星眸频射。馆娃荒也。

谁提到、玉树后庭閒话。江姝泪洒。

曾记取、珠珰偷卸。到如今、莲步荷衣,付雨婚风嫁。

形式: 词牌: 解语花

买陂塘.癸丑二月自全椒移家寄居秦淮水亭诸君子高宴各赋看新张二截见赠余既依韵和之复为诗馀二阕以志感焉(其一)

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

绋纚维处闻箫管,多在柳堤月榭。朝复夜。

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臣之壮也。

似落魄相如,穷居仲蔚,寂莫守蓬舍。

江南好,未免閒情沾惹。风光又近春社。

茶铛药碓残书卷,移趁半江潮下。无广厦。

听快拂花梢,燕子营巢话。香销烛灺。

看丁字帘边,团团寒玉,又向板桥挂。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买陂塘.癸丑二月自全椒移家寄居秦淮水亭诸君子高宴各赋看新张二截见赠余既依韵和之复为诗馀二阕以志感焉(其二)

石头城、寒潮来去,壮怀何处淘洗。

酒旗摇飏神鸦散,休问猘儿狮子。南北史。

有几许、兴亡转眼成虚垒。三山二水。

想阅武堂前,临春阁畔,自古占佳丽。

人间世,只有繁华易委。关情固自难已。

偶然买宅秦淮岸,殊觉胜于乡里。饥欲死。

也不管、干时似淅矛头米。身将隐矣。

召阮籍嵇康,披襟箕踞,把酒共沈醉。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洞仙歌.题朱草衣白门偕隐图

山围故国,正桃源红绽。恰向幽人画图看。

羡双仙、一种游戏情怀,多少事,付与空江断岸。

被纨斟美酒,琴韵箫声,眉宇何须露精悍。

燕子语呢喃、抱瓮而归,鸟衣巷、夕阳零乱。

我亦有、閒庭两三间,在篴步、青溪版桥西畔。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