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镇境山过东山寺

久睛云不系,层次见山容。

微径分幽草,悬崖咽古松。

帆开秋水渡,寺近夕阳钟。

竹杖斜拖去,行行历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首句“久晴云不系”以晴空万里、云朵飘散的景象开篇,暗示了长时间的干旱之后,空气中的干燥与清朗。接着,“层次见山容”一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山峦在阳光下层次分明的轮廓,赋予了山体以生动的形象。

“微径分幽草,悬崖咽古松”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小径与植被,幽草与古松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古老的氛围。这里的“咽”字用得极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悬崖上古松的苍劲与坚韧,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静寂与深邃。

“帆开秋水渡,寺近夕阳钟”将视线从山林转向水面与寺庙,秋水泛舟,夕阳下的钟声悠扬,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这里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最后,“竹杖斜拖去,行行历几重”以一位行者的形象结束全诗,竹杖斜拖,步履缓慢,仿佛在探索未知的旅程,又或是回味着刚刚经历的美景。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的叙事性,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行者情感的微妙捕捉,展现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而深远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收录诗词(2)

陈士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镇境山

登高冯远眺,翠色落江关。

峡口云常吐,荆门水自环。

烟浓点茅屋,木脱见秋山。

无限游人意,相看白鹤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登镇境山

西陵探胜境,北郭见高山。

坐镇江河外,雄撑楚蜀间。

荆门烟暗锁,峡口水长关。

独有青云客,重霄任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登镇境山楼

极目高楼上,睛开远近村。

环山连蜀道,带水绕荆门。

四壁峰都护,双流坝独吞。

犹欣三峡里,岚翠锁朝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南津关用子美韵

夜宿下牢岸,春游下濑船。

一江争划石,万里忽开关。

有客寻溪洞,何人共几筵。

遥看明月峡,知在白云边。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