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题萱》,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诗中描绘了佳人生子后,人们争相种植宜男草的场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东邻的寡妇面对花朵只能独自老去,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和对孤独者的同情。
“佳人重生男,竞种宜男草。” 开篇即点出佳人生子的喜悦,同时暗示了社会上对生育男孩的偏好,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行为。宜男草在古代被认为能带来生育吉祥,因此佳人之喜引发了人们的争相种植,形成了热闹的景象。
“东邻有孀妇,对花空自老。” 转而描写东邻的寡妇,她面对繁花似锦的世界,却只能独自老去,与佳人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对寡妇个人命运的哀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尤其是寡妇地位的忽视和不公。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深刻揭示了社会价值观中的性别偏见和对个体命运的不平等对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