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放生社诸子

放生曾结万人缘,卜社东皋已一年。

买蛤自寻鲜市去,施禽多在砌丛边。

为求邻地安僧灶,早向檀那乞布钱。

我亦行踪无住著,归来长侍佛炉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放生社的深情厚谊与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首句“放生曾结万人缘”,开篇即点出放生活动的广泛影响力,表达了通过放生行为所积累的深厚人缘。接着,“卜社东皋已一年”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放生活动的持续关注和参与,一年的时间跨度,展现了他对这一事业的长久承诺。

“买蛤自寻鲜市去,施禽多在砌丛边。”这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亲自参与放生的具体场景,从寻找新鲜的海鲜到施放飞禽,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通过这些行动,诗人不仅实践了慈悲为怀的理念,也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为求邻地安僧灶,早向檀那乞布钱。”这里提到诗人为了安置僧侣的日常起居,主动寻求帮助,显示出其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深化了诗中人物的形象,使其成为一位心怀慈悲、乐于助人的形象。

最后,“我亦行踪无住著,归来长侍佛炉前。”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他过着一种随遇而安、不拘一格的生活,但无论走到哪里,心中始终有佛炉相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放生事业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社会公益的关注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的作品。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昌元旦

不逐攘攘车马尘,暂随时俗庆年新。

金钱粗办施僧寺,门板分书给贾人。

旅馆难逢千日醉,菜盘又见一回春。

閒身自觉无拘束,万事萧疏总任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小尼师

刚著麻衣色尚鲜,发痕如黛额珠圆。

莲花座下参新偈,柳絮丛中悟夙缘。

上塔烧灯誇趫捷,随班礼佛让轻妍。

閒来学写华严字,匀蜡和香自碾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过虔州访东溟上人不值闻寓潭江赋此寄赠

多为檀那开讲席,独留弟子扫禅关。

交游方外情弥重,出世缘中法未閒。

到处逢人脩净土,观心了不住名山。

盈盈相望潭溪水,一棹西江载月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重登雪浪阁

朱楼映带绿萝新,指点灵关迹已陈。

台馆到来浑旧识,江山别后几游人。

松风送雨吟虚阁,雪浪飞花捲暮津。

惟有玄潭清似昔,八年重浣客衣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