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庐山

向闻庐山名,未一见颜色。

宦游过江州,始领崔嵬壁。

九叠插天青,五老生云白。

中有飞流泉,直下三千尺。

下瞰鄱阳湖,湖波渺无极。

鸥鹭点点轻,雁鹜飞飞疾。

分帆南北间,浩渺殊倾仄。

羡羡同舟公,济济天上客。

眷言欲往游,仕途阻程隔。

瞻言发清咏,峰云漫漫白。

缅怀远公林,矫首陶令宅。

愿兹一览观,于以慰畴昔。

复得诛束茅,结屋依泉石。

去去卒未能,吟望三叹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卢琦的《过庐山》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向往之情。首句“向闻庐山名,未一见颜色”表达了对庐山久仰大名但未亲临其境的期待。接着,“宦游过江州,始领崔嵬壁”写诗人因公事路过江州,得以亲眼目睹庐山的雄伟壮观。

“九叠插天青,五老生云白”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山峰直插云霄的景象,五老峰云雾缭绕,更显其神秘。瀑布“中有飞流泉,直下三千尺”,借用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典故,展现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

诗人向下俯瞰,“下瞰鄱阳湖,湖波渺无极”,湖光山色相映成趣,鸥鹭点点,雁鹜飞翔,增添了生机。诗人羡慕同游者,感叹自己仕途受阻,无法畅游庐山,“仕途阻程隔”。

最后,诗人遥想庐山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缅怀远公林,矫首陶令宅”,并希望将来能在此处筑屋而居,享受山水之乐。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仍有距离,只能“吟望三叹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庐山的秀美和诗人的情感波澜。

收录诗词(264)

卢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 字:希韩
  • 号:立斋
  • 籍贯:惠州

相关古诗词

鞦韆

绿窗美人闭深院,燕语莺啼春事半。

画阑睡足四无人,空与东君说幽怨。

綵绳袅袅挂青烟,罗袜纤纤翩翠袖。

红妆高出墙头花,绣带斜飞亭际柳。

香风荡漾春谁主,愿学飞仙飞不去。

黄昏溪月浸梨花,背立鞦韆悄无语。

形式: 古风

至正己亥夏予游壶山宿真净岩即景赋诗奉简古道了堂二师

六月翠壶山下客,凌晨登山如绝壁。

支筇径上真净岩,头上青天才咫尺。

高僧十载栖岩幽,启扉相见还相留。

欣然坐我斗室底,满室岚气生清秋。

开窗一览数千里,沧海微茫等杯水。

客帆来往烟雨中,人家远近林峦里。

平生读书苦不多,时事如此将奈何。

蝇头蜗角付一笑,会当结屋山之阿。

形式: 古风

陈诚中留宿壶山别墅雨中纪怀

我客莆中知几度,重见壶山翠如堵。

今年还复客莆中,却向翠壶山下住。

翠壶山高高倚天,便欲杖屦登其巅。

暑雨成霖水如海,赢得几夕孤村眠。

故国艰危尘满目,乡梦每绕读书屋。

刘琨中夜还自舞,杜甫曲江为谁哭。

蛮烟瘴雾何时开,会见长风天际来。

旅怀寂寞赖知己,对山为我倾瑶杯。

形式: 古风

游龙纪寺和朱原道都事壁间韵

朱侯人物何奇哉,想君豪气凌紫崖。

当年同游龙纪寺,为爱叠嶂青崔嵬。

骚坛贾勇树旗帜,锋刃凛凛谁能摧。

花骢不来岁月晏,落华几度委苍苔。

人间万事总非昨,江南江北多尘埃。

客若远公流,我非渊明才。

相逢底用结莲社,握手一笑倾瑶杯。

平山有雅怀,访我向岩隈。

龙王祠前白波吼,真人阁外红蕖开。

彩云翩翩在足底,岂若海上寻蓬莱。

人生出处莫浪计,世路咫尺生烟霾。

拔剑忽起舞,长风天上来。

吁嗟壮士焉可得,题诗欲寄歌风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