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佩斋

韦以治狷急,弦以厉迟迂。

救偏虽异策,命意非殊途。

我欲双佩之,客见皆胡卢。

揖客前致词,刚柔量时需。

含瓦既惊戆,模棱仍笑懦。

老聃语自佳,子产论非诬。

断事拟镆铘,待物侔醍醐。

欲求水火济,讵惜熊鱼俱。

缅维昔贤轨,揭之斋坐隅。

庶几能寡过,尝此勖区区。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友亮的《双佩斋》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对比和比喻,探讨了如何在处理事务中兼顾刚柔之道。首句“韦以治狷急,弦以厉迟迂”以韦与弦的特性象征刚柔,分别对应急躁和迟缓,暗示需要平衡。接下来,诗人表示虽然方法各异,但目标在于纠正偏差,强调了原则的一致性。

“我欲双佩之,客见皆胡卢”表达了诗人试图将这两种特质结合的愿望,但他人对此不解,发出嘲笑。诗人通过“揖客前致词,刚柔量时需”,表明自己坚持自己的理念,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

“含瓦既惊戆,模棱仍笑懦”进一步说明,过于刚直可能被视为愚直,而过于圆滑又会被视为怯懦,诗人引用老子和子产的观点,认为适度的刚柔并济更为恰当。

“断事拟镆铘,待物侔醍醐”运用典故,比喻公正无私地处理事务,如同利器斩断纷争,宽厚待人如醍醐灌顶,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决策的追求。

“欲求水火济,讵惜熊鱼俱”表达出诗人愿意接纳不同意见和方法,以达到和谐与平衡。最后,“缅维昔贤轨,揭之斋坐隅”表示诗人将以古代贤人的智慧为榜样,将其理念置于斋堂角落,时刻提醒自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典故,阐述了诗人对于刚柔兼济的处事哲学,以及自我反省和提升的意愿。

收录诗词(7)

王友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宿岩

旧传三宿虞丞相,健笔岩端纪岁华。

落日大江屯虎豹,清风峭壁动龙蛇。

独留遗像围赪玉,无复题名罩碧纱。

客到欲为桑下恋,一声林磬又栖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蒋苕生前辈挽诗(其一)

天语呼名士,人言胜达官。

已成千载遇,不救一生寒。

忽忽蛇年遇,悠悠蝶梦阑。

此中无挂碍,应作去来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蒋苕生前辈挽诗(其二)

忆在京华日,过从见性情。

雄谈凌贡父,逸调陋耆卿。

勇退缘多病,兹游遂隔生。

贻诗犹在箧,珍重抵连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冰山雪海歌为董蕴田舍人作

冰山自古寓言耳,君到伊犁亲见来。

传是尧年洪水后,朔风抟结成胚胎。

扶桑十日铄不动,至今屹立万仞光皑皑。

下无寸土上无树,复岭层峦莫知数。

直将水体冒山名,赖有回人来凿路。

路光如镜滑如油,牵马不行马亦愁。

大声忽发山迸裂,片石陡绝横峰头。

行人到此防飞堕,前导狼踪看几个。

微生判作号寒虫,得过且图今日过。

遍身起粟两脚僵,六十里同千里强。

下山席地甫少憩,照眼雪海来苍茫。

海无滴水雪为水,中有横梁蜿蜒起。

此梁亦是雪踏成,宽可二弓袤十里。

相将奋力且勉行,冻步彳亍疑摇旌。

但教人马小失足,直下雪窟听无声。

吁嗟乎,山巅海角人犹骇,何况山非真山海非海。

过处曾惊白骨横,望时直使朱颜改。

方今圣德大如天,幅员远越千古前。

奇观久閟勿尽豁,足迹未到嘲张骞。

君归万里谈奇绝,一室春风变冰雪。

天山瀚海讵能夸,闻者心寒耳偏热。

径须命驾醉乡游,此中险阻艰难俱不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