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无月与伸仲饮书斋书呈伸仲

我生不如意,十事常七八。

穷巷属中秋,乃有长者辙。

相逢急呼酒,坐待盛满月。

那知天所閟,不吐冰轮洁。

王孙神肤清,与月真莫逆。

牛渚舫中人,武昌楼上客。

千古明月句,腹中无一阙。

我穷辄相累,昏灯照愁绝。

窗蕉响疏雨,杯负琉璃滑。

岂无仍圆夜,又恐间何阔。

呼童歌呜呜,一笑助耳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葛胜仲在中秋之夜,与友人在书斋中饮酒赏月的情景,却因无月而略感遗憾。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首句“我生不如意,十事常七八”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似乎总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生活多有波折。接着,“穷巷属中秋,乃有长者辙”则转而描述了中秋佳节,尽管身处简陋的巷弄之中,却有幸遇到了长者,增加了节日的温馨氛围。

“相逢急呼酒,坐待盛满月”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喜悦,他们急切地呼唤美酒,期待着满月的到来,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期待的气氛。然而,“那知天所閟,不吐冰轮洁”转折突兀,揭示了中秋之夜无月的事实,让这份期待落空,增添了几分失落。

接下来,“王孙神肤清,与月真莫逆”赞美了友人的高洁品质,仿佛与明月有着不解之缘,即使无月,也依然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而“牛渚舫中人,武昌楼上客”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虽无月,但与友人相聚的快乐与满足。

“千古明月句,腹中无一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月色的渴望与追求,即使无法亲眼见到,心中也充满了对月色的想象与赞美。然而,“我穷辄相累,昏灯照愁绝”又透露出诗人因生活贫困而感到的无奈与忧愁。

最后,“窗蕉响疏雨,杯负琉璃滑”描绘了雨夜中的静谧景象,以及饮酒时的畅快感受。诗人借由这些细节,试图从生活中寻找一丝安慰与乐趣。“岂无仍圆夜,又恐间何阔”表达了对下次满月之夜的期待,同时也担心时间的流逝会让这种期待变得遥不可及。

“呼童歌呜呜,一笑助耳热”则是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通过歌声与笑声,共同消解了心中的愁绪,使得整个夜晚充满了温暖与欢乐。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中秋无月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送伸仲归漆塘以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为韵十首(其一)

侨居始定交,寄诚用缟纻。

命驾轻千里,次亦推嵇吕。

衰俗日益偷,此道弃如土。

如何五载间,七返慰羁旅。

峥嵘听崇论,璀璨惊韵语。

江湖风浪高,愧子蛟龙苦。

形式: 古风

送伸仲归漆塘以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为韵十首(其二)

家贫困百须,禄廪不时给。

接淅不渍糠,孤斟但饮湿。

长者车辙至,园蔬亲掇拾。

主礼不如意,八九更论十。

牛心饷会稽,猪肝售安邑。

兹事固么么,力亦不能及。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送伸仲归漆塘以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为韵十首(其三)

聚书三万卷,断自典与坟。

籯金固已多,是家那得贫。

平生谢杂好,童习至白纷。

幽经与怪牒,一一储心君。

坐令说今古,奋袖真如云。

何当过藏室,手披至宵分。

时时咀熊胆,辛苦以佐勤。

形式: 古风

送伸仲归漆塘以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为韵十首(其四)

君家髯御史,百疏婴龙鳞。

死喜作忠鬼,生甘为旅人。

高节渠无继,从子盖其伦。

危言对便坐,肮脏不顾身。

重道轻禄仕,无宁常隐沦。

它年青史上,牵联书直臣。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