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四十景诗.秋风清(其二十二)水木明瑟

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

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

形式: 词牌: 秋风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圆明园中水木明瑟的秋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诗人以“林瑟瑟,水泠泠”开篇,运用拟声词“瑟瑟”和“泠泠”,生动地刻画出秋风吹过树林和水面时的细微声响,营造了一种清凉静谧的氛围。接着,“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溪边的微风带动了各种自然声音的共鸣,山间的鸟鸣则为这幅画卷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难以言表的感受。这里的“图得”意味着捕捉或描绘,而“非色非空”则暗示了这种美超越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界限,无法通过言语或艺术完全表达出来。诗人通过吟诵来试图捕捉这份超越现实的美感,但又深知这是一场徒劳的努力,因为真正的美只能被体验,难以被完全描述或传达给他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追求意境深远、言尽意未尽的艺术特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山水之中,让人在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超脱于日常琐碎的美好。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二十三)濂溪乐处

水轩俯澄泓,天光涵数顷。

烂熳六月春,摇曳玻瓈影。

香风湖面来,炎夏方秋冷。

时披濂溪书,乐处惟自省。

君子斯我师,何须求玉井。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二十四)多稼如云

稼穑艰难尚克知,黍高稻下入畴咨。

弄田常有仓箱庆,四海如兹念在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二十五)鱼跃鸢飞

心无尘常惺,境惬赏为美。

川泳与云飞,物物含至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二十六)北远山村

矮屋几楹渔舍,疏篱一带农家。

独速畦边秧马,更番岸上水车。

牧童牛背村?,馌妇钗梁野花。

辋川图昔曾见,摩诘信不我遐。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