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林二首(其一)

庐山山里石头路,我自舍车便杖藜。

西林云物古时塔,东林秋声堂下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哲思。

首句“庐山山里石头路”,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庐山崎岖蜿蜒的山路,石头铺就,暗示着登山的艰难与探险的意味。接着,“我自舍车便杖藜”一句,诗人亲自放弃舒适的交通工具,改用拐杖行走,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对徒步探索的热爱。这种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决心,也暗含了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提倡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西林云物古时塔,东林秋声堂下溪。”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西林的古塔矗立在云雾之中,仿佛穿越时空的见证者,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而东林的秋声则从溪流中传来,潺潺水声与季节变换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比东西两处的景象,既展现了庐山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哲理的寄托,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崇尚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

收录诗词(399)

萧立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西林二首(其二)

远公与客亦从容,未至当年似懒慵。

送过虎溪元不恶,不妨门外听松风。

形式: 七言绝句

圆通寺

江南开山松十围,石耳德色坡翁诗。

胡孙夜半叫绝壁,宿客梦回风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靖节先生祠

柴桑祠前松菊秋,清风天地与同流。

它山之石可攻玉,撺掇先生是督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太平宫赋听雨

仙人喜作狡狯事,幻此溪声成雨声。

我听以心非以耳,是溪是雨本分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