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三十五)

祖华五叶发灵根,端的知恩解报恩。

大仰未忘东寺会,玄沙相继雪峰存。

机梭传处难通路,针芥投时有妙门。

鼻孔放光出气快,当年一斲尽泥痕。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翻译

祖华的五片叶子绽放出灵性的根源,确实懂得感恩并且知道回报恩情。
即使在大仰寺的旧会中,不忘初衷,玄沙法师的教诲如同雪峰般流传延续。
织布机和梭子传递的地方,难以通行,但当针线找到合适之处,就有奇妙的方法开启。
鼻子散发出光芒,气息畅快,当年的一刀切去了所有的困扰和痕迹。

注释

祖华:指代某位具有灵性的人物或事物。
灵根:象征着生命的源泉或智慧的根基。
端的:确实,的确。
知恩解报:懂得感恩并知道回报。
东寺会:可能指过去的某个重要集会或事件。
玄沙:佛教僧侣名,此处代表其教义。
雪峰:比喻高深的教理或精神传承。
机梭:纺织工具,比喻智慧或教化之传播。
难通路:困难重重,难以触及。
妙门:神秘或高深的方法。
鼻孔放光:形容精神焕发,智慧显现。
出气快:气息顺畅,比喻心情舒畅。
尽泥痕:清除所有困扰或问题。

鉴赏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覆船山阻雨

枝筇同到覆船巅,暂寄筇枝借榻眠。

山水钩帘知属我,烟霞腻枕梦游仙。

觉来笋窟投蔬箸,閒把华房入线编。

想像玲珑岩下雨,春寒犹可卧羊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大洪和尚

饮茶作别出萝门,相送犹怀握手温。

断雁几时归缀字,浮萍随处卧生根。

秋风窗外拥芦雪,梦冷床头堕月魂。

麈柄年来疲转徙,却思红颗共炊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石湫童知县

溪头茅屋远追陶,斗米而今懒折腰。

汉水丈人甘抱瓮,箕山居士厌鸣瓢。

心秋霁月夜相照,鬓雪温风吹不消。

身世曲肱分付梦,蘧随蝴蝶到华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戚泽民从新正日供三僧求颂

君家炊饭办蔬薇,日供畦衣三阿师。

海上浮杯登岸后,云间飞锡过门时。

伊蒲塞作新香气,宾度卢迎老白眉。

施受等心相称可,月随流水下春池。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