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万里动秋色,三湘愁远吟。

湖云高不散,江水自来深。

霜冷孤村树,月明何处砧。

寒衣谁可寄,惆怅到如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广阔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愁绪。"万里动秋色"展现了秋天的辽阔与深远,而"三湘愁远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忧郁的吟唱。接下来的"湖云高不散,江水自来深"通过湖上不散的云雾和深沉的江水,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寂寥和迷茫的氛围。

"霜冷孤村树"写出了寒冷的霜降使得村庄的树木更显孤独,"月明何处砧"则借明亮的月光和远处传来的砧声,勾起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最后两句"寒衣谁可寄,惆怅到如今"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无法寄送寒衣而产生的无尽惆怅和至今未消的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秋景为背景,抒发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的清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收录诗词(1)

王怀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絮影

记得销魂在酒边,浮踪不信又今年。

忽看陌上春如许,便觉天涯碧可怜。

帘卷欲迷初上月,楼高独认旧时烟。

几番误入红尘里,相对东风更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大水行

六月三日潮接天,江水入河河入田。

农夫一片哭声起,可怜辛苦今尽捐。

上田下田深数尺,水势直与官河连。

老翁登床急,小妇抱儿泣。

鸡犬屋上啼,马牛冢边立。

哀哀疾走鸣县官,万灶炊烟忽无色。

县官为申文,上达大府闻。

一日委员十数辈,江南江北何纷纷。

勘灾来,小民喜。官无言,灾已矣。

官来岂不恤民艰,直陈恐失大府指。

呜呼勘灾灾不成,县官在旁徒吞声。

沿江一千里,民恨不欲生。

送官走且诉,听者难为情。

闻说今年仍索租,流离之民胡为乎。

民何辜,天不可呼,况复东窜西走儿寒女饥之穷途。

吁嗟呼!县官不能主,吾民毋怨苦。

犹幸父母慈,清俸先分汝。

朝给饼,暮给钱,民之颠连或可补。

贤乎贤乎吾明府。

形式: 古风

后大水行

南风连天吹不止,雨急翻江潮头起。

村村打鼓防水来,城外忽添三尺水。

水汹汹,哀吾农。

高田束手已无策,须臾又作蛟龙宫。

我来城边望,四野阴凄凄。

群呼走登屋,屋倒不可栖。

残阳一角悲秋草,白骨千年终不保。

有家还比无家愁,有田转羡无田好。吁嗟乎!

此日之灾更切肤,民隐不达将溃疽。

县官恐,跄踉趋。

请蠲议赈语郡守,郡守不问民其鱼。

越日郡守来,云是亲勘灾。

茫茫大水不得进,高田低田安在哉!

君不见,大江边,惨呼天。弃儿为蛇食,卖儿不值钱。

挈老携幼饿且死,十里五里无人烟。

生年三十五,读书亦荷补。

况今手无尺寸柄,未得与尔诉冤苦。

侧闻灾簿上有司,见之忍使将流离?

民兮民兮听吾语,圣朝宽大尔所知。

形式: 古风

爬沙曲

昨离句漏山,今仍山下住。

河乾无水舟不前,云是方行十里路。

塔高何矗矗,两日犹在目。

送尽行路人,使我心转轴。

朝爬沙,暮爬沙,舟子持杷泣且语,可怜辛苦不还家。

闻汝言,意凄然,同为飘泊东西客,相邀举酒呼青天。

问天天不管,那更论长短。

不如一曲雍门弹,千古英雄尽肠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