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歌

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夏虫似。

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

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甘霜甜雪如压蔗,年年窨子南山下。

去年藏冰减工夫,山鬼失守嬉西湖。

北风一夜动地恶,尽吹北冰作南雹。

飞来岭外荔枝梢,绛衣朱裳红锦包。

三危露珠冻寒泚,火伞烧林不成水。

北人藏冰天夺之,却与南人销暑气。

形式: 古风

翻译

广东的狗叫唤雪并不奇怪,广东人谈论冰块就像谈论夏天的虫子。
北方人以冰雪为生计,一窖冰雪能养活一家人。
京城六月烈日当空,市井之人热得像在蒸锅里,汗水如雨般流淌。
卖冰的小贩隔着水面传来叫卖声,行人还没尝到就心情愉快。
甘霜和甜雪如同压榨的甘蔗,每年都在南山的窖子里储存。
去年储存的冰减少了,山鬼(传说中的神灵)失守,冰在西湖融化。
一夜北风吹过,大地震动,把北方的冰吹成南方的冰雹。
岭南的荔枝树梢上挂着冰晶,红衣绿叶包裹着晶莹。
三危山的露珠因寒冷而冻结,即使火伞般的太阳也无法化成雨水。
北方人储存的冰被上天夺走,却用来帮助南方人消暑。

注释

粤犬:指广东地区的狗。
非差事:不稀奇的事。
语冰:谈论冰块。
山鬼:传说中的山神。
飞来岭:地名,可能位于岭南。
绛衣朱裳:形容荔枝的红色果实。
火伞:形容夏日烈日炽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和南方对冰雪的不同态度,以及人们利用冰雪调节季节变化的智慧。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活的密切关联。

"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夏虫似。" 这两句写出了南方炎热季节里人们对寒冷的渴望和南方犬类对雪的陌生感受,以及人们将夏日蝉鸣声比作冰凉之意。

"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 这两句则描绘了北方严寒环境下,人们如何利用冰雪作为生活资源的一部分,以此维持生计。

"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这里写的是北方夏季炎热的景象,人们汗流浃背,如同炊煮一般。

接下来的"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描绘了冰块在市场上的需求,以及人们对凉爽的期待与喜悦。

"甘霜甜雪如压蔗,年年窨子南山下。" 这两句描写了南方冬季的甘美霜雪,以及每年南山脚下的冰窖。

"去年藏冰减工夫,山鬼失守嬉西湖。" 这里则表达了上一年储存冰块时劳动减少,而山间鬼怪却因无法守护而在西湖边嬉戏的意象。

"北风一夜动地恶,尽吹北冰作南雹。" 这两句写出了北方寒风如何一夜之间改变土地,使得北方的冰雪变成了南方的雨水。

"飞来岭外荔枝梢,绛衣朱裳红锦包。" 这里描绘了荔枝从远方飞速运送至此,以及它们被精美包装的情景。

最后两句"三危露珠冻寒泚,火伞烧林不成水。北人藏冰天夺之,却与南人销暑气。" 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指出即使是在极冷环境中露珠也会被冻结,而在火炽盛时也难以化为水。同时强调了北方人们储存冰雪,而天气却夺走了这些,并最终帮助南方人民减轻酷暑。

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资源利用与调节的智慧。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贺必远叔四月八日洗儿

年年四月初八日,水沉汤浴黄金佛。

今年大阮当此时,真珠水洗白玉儿。

吾家英杰相间起,胄出关西老夫子。

公家宣和中大夫,大江之西推名儒。

六十年来谁继渠,愿儿长成读祖书,再起门户光乡闾。

形式: 古风

贺吉州李守腊雪

仁侯妙手作庐陵,民歌敏惠如神明。

歌声动天天降瑞,一夜幻出琼瑶城。

丽谯一新玉楼观,郡治别起银设厅。

晓上青原台上望,千门万户皆水晶。

八邑山川一千里,尽种琪树玑为英。

幕僚秉烛争入贺,老夫抱病独僵卧。

寄言贺客此未奇,来年玉粒滑流匙。

万艘真珠贡京师,老夫已草周颂丰年诗。

形式: 古风

贺张功父寺丞新长凤雏

念君只欠一英雏,万事今君足也无。

想见碧梧森翠竹,敢嘲老蚌出明珠。

只今小德转春鸟,后日熊儿捉蹇驴。

自古相门长出相,烟楼一撞莫教输。

形式: 七言律诗

贺胡守寺正祷雪响应

庐陵新事一奇绝,老农七年不识雪。

史君领取六花来,一夜九天开玉阙。

万家铸作银楼台,千峰琢出琼崔嵬。

频岁魃儿祟䆉稏,来秋云子如芋魁。

老夫与雪亦久别,滕六参侬求普说。

为渠拈此一瓣香,今身胡姓前身黄。

只愁颍川归庙堂,不愁寰宇无丰穰。

东阁官梅应解语,绿毛么凤仍能舞。

合词再拜寿史君,满为天花中玉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