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十一)

烟树尽归秋色里,人家常在水声中。

数行旅雁斜飞去,一簇楼台峭倚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秋天的景色中,树木和房屋都笼罩在烟雾般的朦胧中。
人们常常在流水的声音中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注释

烟树:被烟雾笼罩的树木。
秋色:秋天的景色。
人家:村落、住家。
水声:流水的声音。
数行:几行。
旅雁:迁徙的大雁。
斜飞:斜着飞翔。
一簇:一群。
楼台:建筑物,楼阁。
峭倚:陡峭地依靠。
空: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季节特色的画面。"烟树尽归秋色里",诗人以烟雾笼罩的树木暗示了秋天的到来,满目皆是金黄与深沉的秋意。"人家常在水声中",则通过潺潺流水声,展现出村庄生活的恬静与和谐,仿佛人们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

"数行旅雁斜飞去",这一句聚焦于天空中的景象,几行大雁在秋日的天空中斜斜飞过,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含着时光流逝和旅途的况味。"一簇楼台峭倚空",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座座楼阁高耸入云,直插天际,展现了空间的层次感,同时也象征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景观的对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津(或诗中所指地点)的秋景,动静结合,富有诗意,展现了邵雍对自然与人情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十)

轮蹄交错未尝停,去若相追来若争。

料得中心无别事,苟非干利即干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九)

凤凰楼观冷横秋,桥下长波入海流。

千百年来旧朝市,几番人向此经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八)

自古别都多隙地,参天乔木乱昏鸦。

荒垣坏堵人耕处,半是前朝卿相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七)

人言垂钓辩浮沉,辩著浮沉用意深。

吾耻不为知害性,等闲轻动望鱼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