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屏在宁波度其必过此得书已归太仓矣因寄(其二)

加减多君问短长,闲人心力倦论量。

要知县巷胭脂色,便是江南时世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心境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细腻刻画。

首句“加减多君问短长”,以数学运算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进行比较、衡量的心理状态。这里的“加减”象征着人们在面对事物时的增减考量,“多君问短长”则暗示了人们在比较中寻求最优解的心态,体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人们在其中的挣扎。

次句“闲人心力倦论量”,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通过“闲人”的视角,揭示了在日常琐碎的比较和衡量中,人们内心逐渐疲惫、厌倦的状态。这里的“心力倦论量”不仅指身体上的劳累,更深层地触及了心灵的疲惫,反映了人类在追求完美、比较优劣的过程中所承受的精神压力。

后两句“要知县巷胭脂色,便是江南时世妆”,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相联系。通过“县巷胭脂色”这一具象化的描述,诗人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更广泛的层面,暗示了社会风气、时代风貌对个体心理的影响。这里的“胭脂色”既可理解为女性化妆的色彩,也可象征社会风尚的表象,而“便是江南时世妆”则强调了这种表象与时代背景的紧密关联,提示读者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人性与文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和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以及对个体情感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也是对人类内心世界和复杂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02)

林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屏问刻诗(其一)

自怜蚓语与蝉嘶,百首烦人为整齐。

不畏仙官来摄取,夜深疑有树精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柳屏问刻诗(其二)

清风明月无穷物,临水登山自得之。

万里更堪经九折,王良独有辔如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携诗视石遗出门为风吹去属有所思竟勿觉也

运乖只恐沟渠污,思至须防坑谷伤。

缘汝痴呆却无益,不教建鼓觅逋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所居往高昌庙路上作

坡陀回伏车轮侧,田水清深树色蓝。

忽忆天津二月道,说他风景似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