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的《丙寅中秋》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清朗景象和诗人心中的情感波澜。首句“云开天宇洁”展现了天空如洗,云雾散去后的纯净,象征着诗人期待的心境。接下来,“玉露滴琪林”以露珠比喻皎洁的月光洒落于树木之上,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静对中秋月,偏伤故国心”是全诗的核心,诗人静静地欣赏着中秋明月,却因月圆人不圆,勾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哀伤。这里的“故国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己流离失所生活的感慨。
“半生常作客,此夕一沾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漂泊之感,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大半时间都在他乡为客,此刻面对中秋佳节,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涟涟。“弟妹书难得,穷愁老转深”则揭示了诗人与亲人的音信难通,以及在困苦和愁苦中度过的岁月,使他的忧愁和衰老更加深重。
整首诗通过中秋月夜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人生的沧桑以及社会动荡的忧虑,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