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杖

八尺筇身少带根,常扶野老出山村。

却怜楚玉新裁制,犹染湘姬旧泪痕。

天禄藜然烟已息,葛陂龙化迹空存。

杨羲梦断无消息,九节人间恐漫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斑竹杖》以竹杖为载体,描绘了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意蕴。开篇“八尺筇身少带根”,以“筇”字点明竹杖的材质,八尺之长,形象地展现了竹杖的长度与分量。接着,“常扶野老出山村”,通过“野老”的形象,赋予竹杖以生活化的使用场景,展现出它在日常生活中为老人提供便利的功能。

“却怜楚玉新裁制,犹染湘姬旧泪痕”,这两句运用了楚玉和湘姬的典故,增添了竹杖的历史文化底蕴。楚玉象征着竹杖的精致与高雅,而湘姬的泪痕则暗示了竹杖背后可能承载的故事与情感,使得竹杖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物品,更成为了一种具有情感寄托的文化符号。

“天禄藜然烟已息,葛陂龙化迹空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竹杖的象征意义。天禄与葛陂分别代表了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与龙的居所,这里的“烟已息”与“迹空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暗示了竹杖虽历经沧桑,但其精神与价值依然存在。

最后,“杨羲梦断无消息,九节人间恐漫论”,以杨羲的梦境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引出了对竹杖背后故事的无限遐想。九节的竹杖,不仅是一种具体的物象,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的桥梁,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与历史的深思。

整体而言,《斑竹杖》通过对竹杖的细致描绘与象征性的解读,展现了其在文化和情感层面的独特价值,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诗。

收录诗词(82)

林廷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烟霞病叟,成化二十年(1484)成三甲进士,历吏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因涉唐寅考场舞弊案,被贬海州判官,弘治十六年(1503)升任湖南茶陵知州,倡建洣江书院,聚生徒讲解儒家经典,风雨无阻,寒署不辍。正德十三年(1518)八月,福州士兵因索饷哗变,因士兵怨左布政使 伍符裁省月粮。廷玉与副使高文达出面劝解得缓。后因御史董建中劾其拗执褊刻,乞归,家居二十年,著述自娱。嘉靖十一年(1532)病逝,终年78岁。有《南涧文录》

  • 号:南涧翁
  • 生卒年:1483

相关古诗词

藕花

若耶溪上起微波,扑扑清香阵阵过。

苍玉折残春堕梗,碎珠吹散晓翻荷。

飘摇远助湘舟楫,荡漾轻传汉女歌。

菡萏正开天未暑,一樽相对竟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海棠

道是花仙却艳妆,谁云梅聘可相方。

春雨着来真有色,东风吹尽不闻香。

废吟杜老牵情重,睡足杨妃惹恨长。

娇艳若将閒比论,风流还合让花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边城角

夜夜榆关索莫声,西风吹散不胜情。

将军雉堞龙蛇动,壮骑阴山觱栗鸣。

月色凄凉寒共到,雁声嘹唳惨相并。

离鸾绝谷知多少,愿得君王念远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老将

摧锋破敌手挥戈,矍铄浑如马伏波。

牙帐连云屯朔漠,金笳吹月度关河。

谋谟久练兵机熟,危险曾经战阵多。

净却狼烟人乐业,沙场閒唱太平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