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郡未浃日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因寄

湖上收宿雨,城中无昼尘。

楼依新柳贵,池带乱苔春。

云水正一望,簿书来绕身。

烟波洞庭路,愧彼扁舟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湖面上刚刚收起夜晚的雨,城市里没有白天的尘土飞扬。
楼阁倚靠着新生的柳树显得尊贵,池塘周围长满杂乱的青苔,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眼前云雾缭绕的水天一色,公文卷宗却包围了我四周。
遥想那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之路,我对那些独木舟上的漂泊者深感惭愧。

注释

湖上:湖面。
收宿雨:收起夜晚的雨。
城中:城市里。
昼尘:白天的尘土。
楼依:楼阁倚靠。
新柳:新生的柳树。
贵:显得尊贵。
池带:池塘周围。
乱苔:杂乱的青苔。
春:春天。
云水:云雾缭绕的水天。
正一望:眼前一望无际。
簿书:公文卷宗。
绕身:包围四周。
烟波洞庭路: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之路。
愧:感到惭愧。
扁舟人:独木舟上的漂泊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上春景图。"湖上收宿雨,城中无昼尘"表达了湖面上的雨水洗净了天空,使得城中的尘土也随之清新。"楼依新柳贵,池带乱苔春"则描写了楼台依傍着新鲜的垂柳,而池塘周围被青苔所覆盖,展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通过"云水正一望"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一种融为一体的情感,而"簿书来绕身"则显示了诗人沉浸于书籍之中,对知识和文学的渴望。最后两句"烟波洞庭路,愧彼扁舟人"中,"烟波"形容了水面上的迷雾与涟漪,而"洞庭路"则指的是长江三峡之一的洞庭湖附近的水路。诗人通过"愧彼扁舟人"表达了一种自谦之意,可能是在赞美那些在波涛中扬帆远行的人。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远行者的敬佩。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仆射牛相公以离阙庭七年班行亲故亡殁十无一人再睹龙颜喜庆虽极感叹风烛能不怆然因成四韵并示集贤中书二相公所和

久辞龙阙拥红旗,喜见天颜拜赤墀。

三省英寮非旧侣,万年芳树长新枝。

交朋接武居仙院,幕客追风入凤池。

云母屏风即施设,可怜荣耀冠当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仆射牛相公见示长句

静得天和兴自浓,不缘宦达性灵慵。

大鹏六月有闲意,仙鹤千年无躁容。

流辈尽来多叹息,官班高后少过从。

唯应加筑露台上,剩见终南云外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

官曹崇重难频入,第宅清闲且独行。

阶蚁相逢如偶语,园蜂速去恐违程。

人于红药惟看色,莺到垂杨不惜声。

东洛池台怨抛掷,移文非久会应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韦裴六相登庸皆四十馀未五十薨殁岂早荣枯之义今年将六十犹粗强健因亲故劝酒率然成篇并见寄之作

坐镇清朝独殷然,闲徵故事数前贤。

用才同践钧衡地,禀气终分大小年。

威凤本池思泛泳,仙查旧路望回旋。

犹怜绮季深山里,唯有松风与石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