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朱青长所作的《垂杨百柱楼感事(其三)》。诗人以“草草还山易姓名”起笔,表达了归隐山林、改变身份的洒脱之意,暗示了对尘世生活的淡泊。接下来,“玄玄天眼十年青”描绘了诗人修炼心境,保持清明如青天的眼眸,十年如一日的静心修行。
“楼嫌地狭分峨岳”写出了诗人对于居住环境的想象,即使身处简陋的楼阁,也希望能像峨眉山一样壮丽,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家倦山居念洞庭”则流露出对广阔湖光山色的向往,以及对家乡洞庭湖的深深怀念。
“龙性只宜江海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认为自己的性格更适合在江海中施展,与“鲛渊长笑水波腥”相呼应,表达了对污浊世俗的不屑和对纯净自然的热爱。
最后两句,“固穷无碍苍生苦,独倚斜阳上小亭”,诗人表明自己虽然坚守贫困,但并不妨碍对百姓疾苦的关注,独自在夕阳下登上小亭,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孤独而坚韧的人格魅力。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富有哲理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志向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