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警报

西宁烽火照京西,百二河山厌鼓鼙。

策士两年心欲腐,边城千里血为泥。

榆关有急时传箭,枫陛无人夜刺闺。

便欲狂排阊阖叫,天高瑶圃听犹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事的紧张与残酷,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首句“西宁烽火照京西”,以烽火连天的景象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边疆危机的紧迫性,烽火从西宁直抵京城,传递出战争的威胁已触及国都。接着,“百二河山厌鼓鼙”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山河虽壮丽,却因战争频仍而感到厌倦,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策士两年心欲腐”描绘了智谋之士在连续两年的战事中心力交瘁的情景,暗示了战争对智谋者的身心摧残。“边城千里血为泥”则以鲜血铺满大地的惨烈画面,直观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

“榆关有急时传箭,枫陛无人夜刺闺”两句,通过边关紧急时的箭信传递和宫廷夜晚的寂静无声,对比反衬出战争的紧张与宫廷生活的平静,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对边疆战事的疏忽或无力应对。

最后,“便欲狂排阊阖叫,天高瑶圃听犹迷”表达了诗人想要大声呼喊,直指天庭,寻求援助或正义的愿望,但面对遥远的天宫,似乎一切努力都显得渺小和无助,流露出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代边疆战事的严峻形势,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费熙之方伯自闽迁粤过家襄事适与卜兆期合殆孝感也欧桢伯为诗有长沙八翼之句属和

劳臣移镇主恩重,孝子梧楸结念浓。

天上初传如綍语,山中已就若堂封。

风云华柱春归鹤,剑舄玄宫夜射龙。

都督八州人共艳,眠牛何处觅仙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费熙之初从丈人魏方伯受室粤藩去之三十五年来履其任旧署宛然也用桢伯韵

秾李初芳记御轮,重来三十五回春。

双辉冰玉当年润,再睹绯金此日新。

方镇仍为开府长,代兴原是坦床宾。

粤南胜事堪青简,看取新编传世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许将军请使夷赋赠

长鲸簸浪荡三韩,壮士忧时发指冠。

尺剑未销氛祲在,孤槎欲驾海天宽。

行探虎穴扬风快,夺取骊渊照夜寒。

不见当年傅介子,笑谈杯酒斩楼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上元前一夜童都督席上观灯(其一)

营门深邃敞重扉,帐令传宣合火围。

水暖鱼龙争夜色,月寒蟾兔散春辉。

齐城焰里驱牛阵,吴苑烟中舞翟衣。

此日金吾元不禁,花前未醉莫言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