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杂书五首(其二)

昔慕栗里翁,颇复志耕耘。

偶入翰墨场,把笔学为文。

偃蹇独何成,喧啾浪云云。

念彼荷蓑子,穷年愧其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溍所作的《连雨杂书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连绵不断的雨水为背景,抒发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首句“昔慕栗里翁,颇复志耕耘”,诗人追忆往昔,羡慕古代隐士栗里翁,不仅心怀耕读之志,更渴望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这里巧妙地将自己与古代隐士相比较,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着,“偶入翰墨场,把笔学为文”两句,诗人自述偶然涉足文人雅士的圈子,开始尝试写作。这不仅是对自己生活轨迹的一次转折,也反映了文人对于知识与艺术追求的普遍性。

“偃蹇独何成,喧啾浪云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现状的反思。偃蹇,意为困顿、不得志;喧啾,形容热闹、嘈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揭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文坛上的努力与成就似乎与内心追求的隐逸生活背道而驰,感到一种虚幻与空洞。

最后,“念彼荷蓑子,穷年愧其勤”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那些在田间劳作的农夫,尤其是穿着蓑衣的农夫,他们一年到头辛勤耕耘,不辞辛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农夫们默默付出的敬佩与自省,意识到自己在文人世界中的忙碌与追求,或许并未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反而可能远离了最初的初心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隐士的生活与现代文人的境遇,以及对农夫辛勤劳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思考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连雨杂书五首(其三)

虚堂坐无言,缱绻悲宿昔。

常时眼中人,已如不相识。

剥啄者谁子,令我喜折屐。

忽去已莫追,一笑岸玄帻。

形式: 古风

连雨杂书五首(其四)

我思仇山人,山川莽回互。

十书九不到,木叶岁频暮。

颇闻近移居,并失梦中路。

得无挈妻儿,倒载入山去。

形式: 古风

连雨杂书五首(其五)

今日曷不乐,孤倡无与酬。

兀坐把书卷,展玩不自休。

借问谁所为,其人已千秋。

山雨政可听,拨书置床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夜兴三首(其二)

寒星挂疏林,夜色翳馀暝。

鸡声驱行客,出门路方永。

亦有山中人,熟睡初未醒。

而我立于独,婆娑玩光景。

一笑天宇青,此意君自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