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袁桷所作的《董生噩上人以叔载韵见贻再次韵(其六)》中的第六首。诗中通过描述主人公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以及后来在文坛上的成就,展现了他的人生历程和内心情感。
首句“少壮忽自摧”,描绘了主人公年轻时的挫折与失落,暗示了他曾经经历过的困难与挑战。接着,“振容上词场”则转而表现了他的决心与勇气,即使面对挫折,也依然挺身而出,踏入文坛,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梦想。
“鹈膏淬寒锋,谈笑摩坚疆”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主人公的才华比作经过鹈鹕油脂淬炼的利剑,不仅锋利无比,而且在谈笑间就能征服坚硬的疆域,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和自信的态度。
“藉以杂纤罗,贮以白玉堂”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文坛上的成就与地位,他凭借自己的才华,获得了文坛的认可,被邀请进入高雅的殿堂,享受着荣誉与赞誉。
最后,“辱赠莫知报,因之结中肠”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内疚与遗憾,因为无法用言语或行动来回报对方的厚赠,只能将这份感激深藏于心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从挫折到成功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