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之洞所作的《海水时方北狩热河(其二)》。诗中描述了艰难时期挑选将领的情景,强调了军事行动的重要性和决策者的责任。"牙旗玉帐上游开"描绘了军营中的威严气象,而"不关陆九纶言痛,已见陶公义檄来"暗指即便没有直接的谏言,正义的号令也已显现,暗示了决策的明智。
诗人接着提到"槃敦肯捐河北地",可能是指某位将领或策略家愿意放弃部分领土以保全大局,显示出战略上的牺牲精神。"衣冠幸免广明灾"则庆幸文人士大夫得以避免更大的灾难,反映出对社会秩序和文化的珍视。
最后两句"江头馀烬千门锁,蒲柳无春更可哀"描绘了战后城市的荒凉景象,连江边的柳树都失去了生机,表达了对战乱后春天不再的深深哀叹,以及对民生凋敝的悲凉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战争背景下的军事决策和个人命运,展现了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