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史鉴所作的《登多景楼》诗,以登高远眺的视角,抒发了对江山人物变迁的感慨与对历史的深思。
首联“客里一登临,长歌惬壮心”,诗人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偶然登临高处,不禁放声长歌,心中的豪情壮志得以释放。这里的“登临”不仅指实际的登山行为,也暗含着心灵的攀登,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挑战时,依然保持的乐观与坚韧。
颔联“江山自今古,人物几消沉”,承上启下,将目光从个人情感转向更广阔的时空背景。诗人感叹江山依旧,但人事已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数的人物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留下的是对过往辉煌与沧桑的追忆。
颈联“潮落淮南近,天垂海外深”,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思绪。潮水退去,仿佛象征着繁华的消逝;天空广阔无垠,又暗示着人生的无限可能与宇宙的浩瀚。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既有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有对未来可能性的憧憬。
尾联“改之诗尚在,读罢欲沾襟”,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归宿。这里“改之”可能是诗人的笔名或别号,而“诗尚在”则表明了诗人作品的存在,即使是在读完这首诗后,诗人仍被深深触动,以至于想要流泪。这不仅是对自身情感的表达,也是对历史、对自然、对生命深刻感悟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