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闾阳驿晚眺》由清代诗人金朝觐所作,描绘了诗人于闾阳古道上远眺的情景。首句“闾阳古道向幽燕”,点明地点与方向,古道蜿蜒,通往幽燕之地,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远方的神秘感。
接着,“北镇岧峣耸碧天”一句,以“北镇”特指特定的地理位置,而“岧峣”形容山势高峻,加之“碧天”一词,不仅展现了山色的青翠,也暗示了天空的广阔无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五日行过山一角,九秋旅望月三圆”两句,运用时间与自然现象的变化来表达旅途的漫长与孤独。五日的行程,只是一角山的跨越;九个秋天的旅途中,月亮三次圆满,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与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园亭寂寞堆残叶,云树苍茫隔暮烟”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园亭在落叶中显得格外寂寥,云雾缭绕的树木与远处的暮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最后,“老马归途如故识,何须分付著先鞭”以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回归的渴望。老马即使在长途跋涉后仍能辨认归途,无需人为指引,这不仅是对老马智慧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己内心深处那份对故乡的执着追求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辽阔壮美的自然风光,又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与对故乡的深情向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