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自题小像寄乡邑亲故》。诗人以自画像为载体,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两京三十载,梦寐在乡闾”,诗人回顾了自己在京城度过的三十年时光,虽然身处繁华,但心系故乡,梦中常回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接着,“叨䘵承明主,匡时愧腐儒”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有幸得到君王的赏识,但在匡正时弊、救世济民方面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只是个学识浅薄的儒生。这里既有对自己能力的谦虚评价,也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淹留鞶带缓,愁思鬓毛疏”描绘了诗人因长期滞留京城而身体消瘦、精神疲惫的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愁思,使得鬓发稀疏。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官场生涯中的辛劳与忧愁。
最后,“惟有秋霜意,今吾是故吾”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官场,内心仍保持着清高独立、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如同秋霜般坚定。同时,这也是诗人对自己品格的坚守和对故乡、亲人的深情告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自画像的描述,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