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往虎窟山寺诗

我王宗胜道,驾言从所之。

辎轩转朱毂,骊马跃青丝。

清渠影高盖,游树拂行旗。

宾徒纷杂沓,景物共依迟。

飞梁通涧道,架宇接山基。

丛花临迥砌,分流绕曲墀。

谁言非胜境,云山独在兹。

尘情良易著,道性故难缁。

承恩奉教义,方当弘受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台卿跟随王宗胜道前往虎窟山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与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辎轩”、“骊马”、“清渠”、“游树”、“飞梁”、“丛花”等,不仅描绘了行进途中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旅程的庄严与神圣。

“我王宗胜道,驾言从所之”,开篇即点明了人物与目的,王台卿跟随王宗胜道前往虎窟山寺,透露出一种虔诚与敬仰之情。“辎轩转朱毂,骊马跃青丝”,通过车辆与马匹的动态描写,展现了旅途的生动与活力。“清渠影高盖,游树拂行旗”,清渠映照着高大的车盖,游动的树木轻轻拂过行进的旗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宾徒纷杂沓,景物共依迟”,宾客与随从众多,景致与时间一同缓慢流逝,表现了旅途的悠长与美好。

“飞梁通涧道,架宇接山基”,通过“飞梁”与“架宇”的描绘,展现了道路与建筑的壮丽与巧妙设计。“丛花临迥砌,分流绕曲墀”,丛生的花朵靠近高高的台阶,水流分岔环绕着曲折的殿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美丽与和谐。“谁言非胜境,云山独在兹”,即便不是最理想的境地,但云山之美却独在此处,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赞美与感慨。

“尘情良易著,道性故难缁”,世俗的情感容易被外界影响,而修行的本性却难以被染污,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承恩奉教义,方当弘受持”,在得到恩惠的同时,应遵循教义并广泛地实践,表达了对信仰与责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与诗人的心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韵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17)

王台卿(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南北朝时期梁国诗人,代表作《南浦别佳人》、《陌上桑》等

相关古诗词

山池应令诗

历览周仁智,登临欢豫多。

穿渠引金谷,辟道出铜驼。

长桥时跨水,曲阁乍临波。

岩风生竹树,池香出芰荷。

石幽衔细草,林末度横柯。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咏风诗

浸淫不可识,去来非有情。

乍见珠帘卷,时觉洞房清。

暂拂兰池上,潋淡玉波生。

一辨雄雌异,还恶庶人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咏筝诗

依歌时转韵,按曲动花钿。

促调移轻柱,乱手度繁弦。

惟有高秋月,秦声未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同萧治中十咏二首(其一)荡妇高楼月

空庭高楼月,非复三五圆。

何须照床里,终是一人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