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建安多士起明经,年少如君学行成。
春日慈乌勤返哺,秋风丹桂久遗荣。
暂因乐育栖邻邑,又应贤良赴上京。
自古移忠须就孝,天颜咫尺更陈情。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为友人魏上修所作的送别诗。首句“建安多士起明经”赞扬了建安时期人才辈出,尤其是像魏上修这样通过明经科举出类拔萃的人物。次句“年少如君学行成”进一步称赞魏上修年轻有为,学问品行兼优。
第三句“春日慈乌勤返哺”以慈乌比喻魏上修的孝顺,春天时节,乌鸦反哺母鸟,象征他对家庭的深情厚谊。第四句“秋风丹桂久遗荣”则借丹桂寓指魏上修的才华出众,即使在秋天的荣誉远离时,他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
第五句“暂因乐育栖邻邑”表达了对魏上修暂时离开家乡去邻近城市任职的惋惜,同时也寄寓着对他教育一方的期待。最后一句“又应贤良赴上京”预祝他能凭借贤良之才,踏上进京之路,进一步发展仕途。
结尾两句“自古移忠须就孝,天颜咫尺更陈情”点明了主题,强调自古以来忠孝并重,魏上修将孝道带入仕途,希望能有机会在皇帝面前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魏上修的品德与才华,也寄托了对他的美好祝愿。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十年三上乞閒居,又说鸣驺向草庐。
尧代巢由终有托,汉廷严马欲何如。
苍生久待东山起,素业能忘谷口锄。
复有长林新构在,一堂风月五车书。
二十年前知姓名,殊方未遂盍簪情。
偶逢幽径询衰病,自说公车召老成。
深谷良材须世用,高空健翮起秋清。
野人愿比支离木,祇向山林送此生。
不扫仙坛借隐居,扁舟南下意何如。
十年藩府趋帷幄,千里山河倦尺书。
怪事只今看失马,前程未用叹枯鱼。
病躯不得临岐别,搔首东风柳影疏。
天书海内起英髦,肯许山林索价高。
一日声名催宦达,十年踪迹类逋逃。
女怜择对方谐卜,儿拟应门未代劳。
宠禄少酬勤苦志,不知何处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