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合龙山达观寺用张澄达明壁间韵

游山到处不拟出,几向官程问山入。

旁人笑我底悠悠,我亦应缘聊兀兀。

平生作诗忌大巧,到此真成肠胃绕。

试将阁笔罢楮生,又病囊中此山少。

入山已破山中云,出山定复松崖根。

合龙端为此得名,达观妙旨又莫论。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游遍山水都不打算离开,多次询问路途是否通往山中。
旁人嘲笑我的悠闲,我也自认如此,心无旁骛。
我平生写诗,最忌讳过于雕琢,如今到了这里,诗思如泉涌,直入心扉。
试着搁下笔,让纸上的生灵暂歇,又遗憾囊中所藏的美景太少。
进入山中已打破山中的宁静,走出山外定会回到松崖脚下。
这座山因龙形而得名,至于通达人生的智慧,那就更不用说了。

注释

拟出:离开。
官程:官道、旅途。
笑我:嘲笑我。
悠悠:悠闲的样子。
兀兀:心无旁骛。
大巧:过分的巧妙。
肠胃绕:形容思绪丰富,如泉水般涌现。
阁笔:放下笔。
楮生:指纸上的文字。
病囊:贫穷,囊中羞涩。
合龙:龙形山势。
妙旨:深奥的道理或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宿合龙山达观寺用张澄达明壁间韵》。诗中表达了诗人游山的闲适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他游山时不愿轻易离开,多次询问路径是否通往山中,对于别人的嘲笑,他淡然处之,认为自己的悠然自在也是一种乐趣。诗人强调自己作诗追求自然而非刻意雕琢,认为好的诗作能触动人心,如山中云雾般自然流淌。

在游历山川的过程中,诗人体验了山中的云雾缭绕和出山后的松崖景色,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合龙山因此得名,而达观寺的禅意则进一步深化了他的哲学思考,但他并未详述,留给读者想象空间。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深沉理解。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宿汪山之福田院

前身云水僧,今世山林士。

游方未能遍,行脚方自此。

朝行或官程,夜宿必野寺。

我自幽有期,人言痴了事。

形式: 古风

宿清都观

涪翁逍遥果安在,玉局清都今何如。

遗踪羽化不可问,朗诵二诗行绕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寄子畅文显兼问佥判丈起居

昨忆长歌与君属,嗟尔明月悲黄菊。

问君得归今几日,我乃还家期未卜。

人生会合不可常,何止有类参与商。

月明固可共清影,菊开安得同幽香。

安舆历想来自越,贺以羊酒生暖热。

小人缪忝通家子,不获亲陪上寿列。

羡君斑衣有馀欢,怜我缊袍无乃单。

何当卒岁从周子,陋巷箪瓢忘馁寒。

形式: 古风

寄太和旧游

李暗桃春未是晚,可怜孤负海棠天。

故应陶写皆诗内,安得淋漓到酒边。

已办经营求散吏,便思潇洒泛江船。

相思异日题诗句,绕屋扶疏陶令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