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元宵

灯火楼台万斛莲。千门喜笑,素月婵娟。

几多急管与繁弦。巷陌骈阗。毕献芳筵。

乐与民偕五马贤。绮罗丛里,一簇神仙。

传柑雅宴约明年。尽夕留连。满泛金船。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场景,尤其是在元宵节(即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或元夕)期间。开篇“灯火楼台万斛莲”一句,就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氛围——万家灯火,照亮了楼台,而“万斛莲”则可能是对灯会上各种形状和大小的花灯的生动描绘。

接着,“千门喜笑,素月婵娟”表达了人们在这样美好的夜晚中的快乐心情。这里的“素月”很可能指的是清澈明亮的月光,与节日气氛相得益彰。

“几多急管与繁弦”则描绘了一种音乐场景,可能是在街头巷尾或者是家庭聚会中,人们通过演奏各种乐器来增加节日的欢愉气氛。“巷陌骈阗”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市井生活中的热闹与繁华。

“毕献芳筵”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宴席上的盛况,其中“毕献”意味着宾客满座,“芳筵”则是对美食的形容词。紧接着,“乐与民偕五马贤”表达了节日期间,人们共享欢乐之情,其中可能包含了对某种节日习俗或活动的赞颂。

“绮罗丛里,一簇神仙”一句,则是对节日夜晚中某种装饰或者灯火的一种夸张描写,使得整个场景变得如同仙境一般。

最后,“传柑雅宴约明年。尽夕留连。满泛金船”三句,分别描述了节日期间的游戏活动(可能是指传统的猜灯谜或者其他游戏),人们在欢乐中度过整个夜晚,以及节日结束后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期间各种景象和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这份节日之美好与喜悦的情感。

收录诗词(61)

卢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宋高宗绍兴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字叔阳,(一作叔易)号丑斋,里居及生卒年均不祥。尝仕州县,多与同官唱和。其他事迹不可考。著有哄堂词(亦作烘堂词)一卷,《文献通考》为辞通俗,咏物细腻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

一见情怀便雅投。尊前成密约,意绸缪。

已成行计理归舟。空相忆,无计为伊留。

执别话离愁。萦牵滋味恶,在心头。

而今无奈阻欢游。些子事,此恨两悠悠。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少年游.用周美成韵

绣罗褑子间金丝。打扮好容仪。

晓雪明肌,秋波入鬓,鞋小步行迟。

冠儿时样都相称,花插楝双枝。

倩俏精神,风流情态,惟有粉郎知。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水龙吟.赓韵中秋

晚晴一碧天如水,风约尘埃都扫。

素娥睡起,玉轮稳驾,初离海表。

碾破秋云,涌成银阙,光欺南斗。

想广寒宫里,风流女伴,应都把、仙歌奏。

夜永风生悄悄。耀冰雪、寒侵重峤。

今宵休道,从来此夕,阴多晴少。

坐久更深,露冷襟袖,不禁清晓。

更天风吹下,桂香拂袂,想蟠根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

富贵本何物,底用苦趋奔。

都为造物娱弄,人事覆来翻。

须索高抬目力,觑破祗同儿戏,不必更重论。

但愿吾长健,赢得日加飧。衣轻裘,乘驷马,驾高轩。

算来荣耀,终输渔叟钓江村。

休叹谋身太拙,未必折腰便是,炙手几曾温。

清议不可辱,千古要长存。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