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生藜糁只么过,铁作脊梁真自强。
偶烦衲子分斋钵,惭愧龟山春笋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半生藜糁只么过,铁作脊梁真自强"表明隐者在简单的条件下坚持自己的修行,藜糁即野菜,隐者以此为食,显示出一种超脱物质的坚韧与自强。"偶烦衲子分斋钵"则写出了隐者间互相帮助、共同生活的情景,衲子指的是僧人的衣物,由众人布施的碎片缝制而成,分斋钵则是共享简单的食物。最后"惭愧龟山春笋长"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更高修为的自谦,以及对大自然生机勃勃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刻画,展现了淡泊明志、自足内容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感慨。
不详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归来脱帽但苍华,一段风流属外家。
犹有故时从事在,银钩仍落小流沙。
湖北湖南天水宽,道人付此一毫端。
魏郎得之不自供,要遗西山老眼看。
江山端无适俗韵,曳屐出门忘负痾。
林花工办作红雨,其奈一年春老何。
轩轩秃发谷城孙,有底天寒不出门。
肯说今年閒贵贱,只将丘壑共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