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良夫耕渔轩

夙存迈往志,结茅依山泽。

不辞沮溺劳,更慕濠梁逸。

既耕亦以钓,四体欣暂息。

新稼登场丘,嘉鱼荐晨夕。

蒸尝无足患,喜复留我客。

野田荒烟翳,平湖澄景寂。

开檐睇孤云,窅然无遗迹。

缅惟高世士,何尝异今昔。

识达理自周,情恬虑非易。

念子属纷纠,抗俗愿有适。

束带趋城府,愧余尚促戚。

百年诚草草,会当谢兹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砥的《题徐良夫耕渔轩》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中首先提到“夙存迈往志”,表达了诗人早年就有远离尘嚣、追求自由的心志。“结茅依山泽”则描绘了这位隐士选择在山林间建造茅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辞沮溺劳,更慕濠梁逸”表明他愿意承受劳苦,向往像古代贤人一样悠然自得的生活。

接着,“既耕亦以钓”展现了隐士的日常生活,他既从事农耕也乐于垂钓,享受劳作后的轻松与宁静。“四体欣暂息”写出了他在劳作后身心得到短暂的放松与愉悦。“新稼登场丘,嘉鱼荐晨夕”描述了丰收的喜悦,以及以新鲜的鱼肉作为日常饮食,生活富足而简单。

“蒸尝无足患,喜复留我客”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满足感,即使是最简单的食物也能让他感到快乐,并且热情地招待客人。“野田荒烟翳,平湖澄景寂”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丽,野田荒烟,平湖静谧,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开檐睇孤云,窅然无遗迹”则通过观察远处的孤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仿佛与世无争,远离尘嚣。

最后,“缅惟高世士,何尝异今昔”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敬仰,认为古今的高士都拥有相似的品质。“识达理自周,情恬虑非易”强调了理解与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内心的平和与淡泊。“念子属纷纠,抗俗愿有适”则是对朋友的关怀,希望他能在纷扰的世俗中找到自己的安宁。“束带趋城府,愧余尚促戚”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完全摆脱世俗束缚的遗憾。“百年诚草草,会当谢兹役”则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展望未来,期待能够彻底摆脱世俗的羁绊,过上真正的自由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越,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0)

周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无锡。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 字:履道
  •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相关古诗词

题吾子行遗墨后

立世守兹道,毅然生死间。

奄去同其尽,荣辱岂相关。

若人固可悲,吊溺吾所艰。

萧瑟见遗墨,风雨惨容颜。

秦唐去我远,二李无时还。

世传斯有在,邈哉不可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芸阁宴集得壑字

休沐出自旦,胜步非所乐。

偶兹芸阁赏,得遂中林约。

朱轮交广衢,绮丽涉纷错。

宁复知閒燕,飞萝散云壑。

池鱼可以观,幽兰可以握。

金题耀缃帙,纷墨间挥霍。

览物千古上,兴谣契冥漠。

纵纵不复云,悠悠付觞酌。

朋簪既已盍,善戏不为虐。

志适孤兴远,物遣万虑薄。

于世本何资,逍遥每恒若。

行矣空谷深,抚心惭场藿。

形式: 古风

送张吴县之官嘉定分题赋得洞庭山

山拥洞庭翠,雄蟠天下誇。

云峰七十二,面面是莲花。

风吹峨眉月,影落湖上沙。

洞天閟五室,阳林耀丹葩。

粲粲黄金橘,天寒霜已华。

采摘奉君别,明发到天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寄张习之四首(其一)

数日阴雨复寒凝,沙边草阁非倦登。

梅花萧条竹枝瘦,大似不禁风雪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