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首阳之山不甚高,并无悬崖峭壁干云霄。
首阳之山不甚奇,亦无灵芝仙桂纷葳蕤。
古来仁人志士矢节捐躯时,或有龙泉饮鸩酒。
否则万仞之渊竟投身,否则三尺之组竟缳首。
而乃伯夷叔齐特创一奇局,不入周廷裹其足。
不食周粟枵其腹,采薇采薇歌一曲。
颓然饿倒荒山麓,遂令首阳一山尊之埒嵩岳。
乃知仁人志士所恃惟一死,死无一定惟其是。
君臣之义无可逃,父母之身不可毁。
空山槁饿两无伤,全受全归仍孝子。
不然叩马谏东征,胡不即死左右兵,而使西山片石千古垂芳名。
这首诗《望首阳山》由清代诗人张洵佳创作,通过对首阳山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古代仁人志士高尚情操的赞美与思考。
首阳之山,虽不高峻,却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山无悬崖峭壁,却见证了古人矢节捐躯的壮烈;山无灵芝仙桂,却因伯夷叔齐的坚守而显得不同凡响。诗中提到的“龙泉饮鸩酒”、“万仞之渊竟投身”等,都是古代仁人志士面对困境时的决绝之举,但伯夷叔齐选择了更为独特的方式——不入周廷,不食周粟,以采薇为生,最终饿倒在荒山之下。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他们对君臣之义的坚守,也展现了对父母之身的尊重,即使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了孝子之心。
诗人在最后部分,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伯夷叔齐行为的赞赏。如果他们能在谏阻东征时直接牺牲,或许也能留下千古芳名。然而,他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以身作则,展现了高尚的道德风范,使得首阳山因此而更加尊贵,甚至可以与嵩岳相媲美。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肯定,也是对仁人志士精神的颂扬,强调了“死无一定,惟其是”的理念,即死亡的意义在于其背后的道德价值和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古代仁人志士崇高精神的敬仰,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道德价值的深思。
不详
丰姿雅淡骨嶙峋,妙绝丹青笔有神。
种傍萱帏应更好,年年花发戴长春。
此较凡英迥不同,知君寄托在图中。
他年应冠群芳谱,长沐东皇雨露浓。
故乡灯市异乡看,第一良宵梦广寒。
怪道春风吹得早,本来明月易团栾。
居然三月下扬州,一曲清平纪胜游。
修到当年狂杜牧,此生端不羡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