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闱

枫陛将亲策,兰宫此并驰。

凡鳞风雨化,澹墨鬼神司。

染柳春衣净,看花晓马迟。

偶来追昨梦,戍屋草离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枫树下的殿堂将举行亲策考试,兰花宫中也一同进行。
平凡的鱼儿在风雨中变化,淡墨色的笔触掌控着鬼神之事。
春天的柳树被染成鲜艳的颜色,清晨骑马赏花的人显得有些迟缓。
偶尔来到这里追寻昔日的梦想,戍楼边的草丛稀疏零落。

注释

枫陛:指代皇宫或重要的殿堂。
亲策:亲自策问,可能指科举考试。
兰宫:宫殿名,可能象征着文化或学术场所。
凡鳞:比喻平凡的人或事物。
风雨化:经历风雨后的变化。
澹墨:淡雅的墨色,可能指书法或绘画。
鬼神司:掌控着超自然的力量。
染柳:给柳树上色。
晓马:清晨的马匹。
追昨梦:回味过去的梦想。
戍屋:守卫边疆的房屋。
草离离:形容草木稀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礼闱》,描绘了科举考试期间的场景。首句“枫陛将亲策”暗示了皇帝在枫木装饰的殿堂上亲自策问考生,显示出考试的庄重和重要性。次句“兰宫此并驰”则描绘了众多士子在华丽的宫殿中竞相展现才华。

“凡鳞风雨化”运用比喻,将考生比作鱼龙变化,他们在风雨中努力提升自我,期待着蜕变。“澹墨鬼神司”则形容考场上笔墨飞舞,仿佛连鬼神都在注视着这场公平竞争。“染柳春衣净”形象地写出春天的气息,考生们穿着洗净的春衣参加考试,寓意着他们准备充分,心怀希望。

“看花晓马迟”进一步描绘了清晨时分,考生们骑马缓缓而行,欣赏沿途花朵,心情紧张又期待。“偶来追昨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可能是指过去的科举经历,或是对学子们的美好祝愿。“戍屋草离离”以荒凉的戍楼和稀疏的草丛结尾,暗含了考试结束后,学子们可能面对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科举考试的氛围,既有紧张激烈的竞争,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回味。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立春郊行次唐玉潜

道人清事饭溪蔬,无酒闲愁已破除。

五夜雪声梅角底,一春烟景竹筇初。

园林芳信醒愁蝶,田野丰年入梦鱼。

冰下流泉清老耳,东风先已到郊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立秋日作

苦热如焚想雪山,清商一夕破愁颜。

炎光断雨残虹外,凉意平芜远树间。

忙踏槐花犹入梦,老催蒲扇共投闲。

城头遥望累累冢,辽海荒寒鹤未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多景楼故址

灰飞百尺景愁人,断础残芜但鹿群。

对峙金焦两拳石,平分淮浙半江云。

乾坤几沸萧公镬,风浪空藏郭氏坟。

野衲不知兴废事,梵宫金碧自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王脩竹监簿送羽士过龙瑞宫

龙迎葱佩出珠宫,镜水凉生碧树中。

崖裂千寻根到海,剑悬七尺气横空。

昼閒谩写琴三叠,晓发犹馀鼓一通。

猿鹤无期云自在,人间何更有空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