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涛曾阻化鳞来,谁料蓬瀛路却开。
欲去迟迟还自笑,狂才应不是仙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纶阁有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奈和对才华的自嘲。
"风涛曾阻化鳞来,谁料蓬瀛路却开。"
这里借用古代神话中龙凤变形的意象,风涛指的是波澜壮阔的浪花,化鳞则是比喻诗人本想通过考试(科举)一展才华,如同龙凤蜕变。但现实却出乎意料,以蓬瀛之路比喻平凡而不起眼的仕途也能通行无阻。
"欲去迟迟还自笑,狂才应不是仙才。"
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不能早日成名的无奈与苦笑,同时自谑为“狂才”,意味着自己的才华虽然不凡,但终究不是那般出类拔萃、如仙境中人才。
整首诗体现了司空图对于个人才华和仕途现实之间矛盾的心理,既有对才华的自信,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
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道侣难留为虐棋,邻家闻说厌吟诗。
前峰月照分明见,夜合香中露卧时。
此身闲得易为家,业是吟诗与看花。
若使他生抛笔砚,更应无事老烟霞。
却为多知自不灵,今朝教汝卜长生。
若求深处无深处,只有依人会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