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杨弘道的《兰》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的形态和气质。首句“叶披花结弱如摧”,形象地写出兰花叶片轻柔且花朵娇嫩的状态,仿佛不堪一击。接着,“泽国茫茫正可哀”则借景抒情,将兰花置于广阔水乡的背景下,增添了一种孤独而哀婉的氛围。
“秀色亦知归菡萏,秾芳未必胜玫瑰”两句,通过对比,赞美兰花的秀美和淡雅,暗示其虽不如荷花的艳丽,却自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高洁之美。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兰花的喜爱:“使君浩荡乘高兴,小畹殷勤欲自栽”,流露出想要亲近并亲自种植兰花的渴望。
最后,“著意幽香无觅处,暗中不觉袭人来”两句,揭示了兰花的魅力所在——它的香气并不张扬,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飘散,令人陶醉。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以及对其品性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