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歌(其六)

孤儿当门泣,门外霜皓皓。

今年许裁襦,兄但视其嫂。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儿在寒冷的冬夜中哭泣的场景,反映了社会底层儿童的悲惨生活境遇。通过孤儿的哭声和门外的霜景,营造出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孤儿当门泣”,开篇直入主题,点明了主角的身份——孤儿。一个“泣”字,不仅描绘出了孤儿的外在动作,更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助。孤儿之所以哭泣,可能是因为饥饿、寒冷或是对未来的绝望,这一幕让人感同身受,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不公。

“门外霜皓皓”,通过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孤儿所处的恶劣条件。霜的洁白与明亮,反衬出孤儿生活的阴暗与凄凉。皓皓的霜,象征着寒冷与孤独,也暗示着孤儿面临的困境是无法轻易克服的。

“今年许裁襦,兄但视其嫂。”这句诗则透露出孤儿家庭的状况。虽然有“许裁襦”的希望,即有机会得到衣物保暖,但这只是暂时的安慰。更重要的是,“兄但视其嫂”,说明孤儿的哥哥只顾及自己的妻子,忽视了孤儿的需求。这种自私的行为,加剧了孤儿的困境,凸显了社会中人情冷漠的一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孤儿的遭遇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孤儿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人李攀龙通过简短的诗句,成功地捕捉到了生活中的悲苦瞬间,引发读者深思。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琅琊王歌(其七)

骏马似人长,金鞭五尺强。

往来渭桥上,琅琊大道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琅琊王歌(其八)

新买五尺刀,摩挲不离手。

但来看此物,军中谁更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钜鹿公主歌

邯郸女儿年十五,能弹琵琶唱乐府。

头上明珠间翠羽,客与酒钱笑不数。

可怜误嫁阳翟贾,遂使黄金暗如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麌]韵

紫骝马歌(其一)

出入渭城中,少年独妍雅。

不知是阿谁,但识紫骝马。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马]韵